![](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7004613105ac1a9c.jpeg)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考验我们的心性。如果一个人讲话做事总是毛毛躁躁的,就达不到那种春风化万物的效果。雪师在书中提醒我们:不要做过于吃力的做事,也不要过于勇猛精进的修行,不要不顾自己的健康,过于勉强地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保本非常重要,保持质量也很重要。我们有时候做多了事,人会非常疲惫,恨不得做一天歇三天。因为精气神提不起来,尽管他还有很多事要去做,也有心念支持,但是身体不会支持。
很多东西用得太过,就会偏废。修行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总是不断且盲目地给自己加任务,会本末倒置的。就像雪师说的,每天把它当成生活方式,慢慢享受它就行。
秋水姐也说过我们要安住在那种状态,不要为了完成功课而去做功课。身体毕竟是心灵的载体,这个载体坏了,心灵再强大也没有可靠的支撑。这不是躺平的代名词,而是在空空寂寂的内心旷野里去做安心之事。
说到大辨若纳,心有感悟。很多人都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一旦有一些不平事就恨不得全部吐出来。很多矛盾啊,都是言语要出来的祸。我和弟弟相处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他要是跟我说好多世俗的东西,我们两个人必定会起冲突,他不会认可我的修心法,我也不会纵容他向我倒垃圾。
适度的保持一点距离,让言语不那么强大,各自在当下做好自己就行了。谨开言,慢开口,雪师和老子为什么把自己的言语看得那么紧呢,就是说言语能表达的东西很有限,尤其是对能安住于当下的人来说,多做事、少说话,成为了一条必须遵循的大道。
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所以在言语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会克制自己,适当地学会止语,把人皆察察、我独闷闷的境界慢慢推上去。雪师在讲《道德经》的过程中,没有用一个华丽的字,都是贴着人的身心灵以及生活的层面去写的,任何人都能听得懂。尤其是听书的时候,能听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之前是完全感受不到这种状态的,也许是跟着雪师学习久了,受了一些熏染,就更容易在当下体会经典的力量。当经典的力量化为生活方式的时候,人就可以慢慢化开心中的冰库。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一个圆运动,我们的人生也是一个圆运动。不管是好运厄运,老天都不会漏掉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说我生病求医的经历,然后跟大家在一起学习的种种,反过来看就是人生倒影。那些所谓的厄运,就像一个月饼皮,里面包的都是一些甜美的东西。细细去品味这些东西,真的够我深深反思,虔诚向上。
昨天看大家在群里的那些留言,我觉得非常温暖,差点又落泪了。我们在生活遇不到的东西,却能通过网络与心的碰撞,感受到生而为人的温度与赤诚。这种温度一定是文化的温度,这种赤诚一定是心灵的反射。因为雪漠文化,我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尽管生活中有一些人体会不到我们的心境,但我们依旧能做更好的做自己,也不会去说别人怎么样。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除了随喜赞叹外,就是要更好地做自己,把这份文化的力量通过行为彰显出来。
雪漠文化没有分别心,它跟所有人心贴着心,爱连着爱,如果从中扯断某一个环节,文化也不会发展得这么顺利。从雪师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光是辉煌的人格,还是一颗圆满的心在任何一种状态下做着圆满之事。
心的力量真的非常强大,可以让人做得到任何事。这个世界上有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圆满的心。如果心不圆满,他们就不会展现出这么多美好文化与美好生活,还有美好信仰。一个灵魂上的领跑者,真的可以让我们受益一生,甚至是生生世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