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4 索达吉堪布 星空心理空间
过去的你,已经消失了;未来的你,还没有出现;现在的你,刹那都在变化。真正的你,到底在哪里?
你不可能用一个旧的你,换一个新的未来.
当你成功的时候,人人都会赞美,其实你不一定那么好;
当你失败的时候,人人都会轻贱,其实你不一定那么差。
有些事无须求证,也证明不了,一旦证明了,你就不是你了。 山川河流不曾证明自己,日月星辰不曾证明自己。一旦去证明,你就脱离了你原来的轨道。
生活中的很多纠纷,都因为只站在“我”的角度去看问题。若能换位成“你”的角度,甚至更高一点——超越“你”“我”的范畴,换成“道”的角度,一切都会豁然开朗,万里无云。
若能长期修禅,心性就会寂静,即使发生再大的事,也不会觉得天塌地陷,更何况是区区小事了。
没有一个敌人在折磨你,真正折磨你的,是你自己。准确说,是你的念头。
通过佛陀的方法调节内心,最终不是要把我们变成一个无情无欲、不哭不笑、什么念头都没有的木头怪人,而是让我们看清每个念头的的本质,从此不再受控于它,甚至还可以跟它一起游戏。
佛学的浮光掠影一切的焦躁、不安、恐惧、痛苦,都来自我们这颗不听话的心。而这颗心有一个很棒的特质,就是可以被驯化。要想让心听话,就要先学习相关理论,再用它来指导实践,这在佛教中被称为“闻思修”。
修行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淀。如果没有长期闻思的底子,一时热情起得很快,落得更快,遇到一点逆境,什么境界都会一扫而光。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依靠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命运。
比如,偶然遇到一个陌生人,跟他变成朋友,生活有了很大改变。或者偶然看了一本书,书的内容让自己变化。或者偶然去了一个地方,人生也有很多更改。
表面上看,这都是偶然的相遇,偶然的幸运或不幸。但我们往往没有想到,在它的后面,有一些复杂、隐藏的因缘。
我们的烦恼,就像水中月亮、镜中面容,看起来真实无比,本质上只是虚假的幻影,经不起智慧的暴击。
不要太执著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如果用智慧去观察,它会变得如梦如幻;再深一层观察的话,连如梦如幻都不存在。此时你会感到惊吓,也会感到惊喜!
人生,就像看一场电影,大悲大喜后,终要曲终人散。不要妄图从一些片段中抓住永恒,有生必有灭,有高就有低,一切都是梦幻泡影。
每个人心里潜伏着无穷的力量,只要自己不颓废绝望,不断酝酿内在的智慧、善良、慈悲,今生就没有到不了的目标,迟早会成为心灵上的“土豪”。
我们跟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可能有人很反感,有人却说有内涵。可见,每个人的心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凡事只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对自己不喜欢、不熟悉的东西一概贬低,那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所以,面对“不同”,即使你无法理解,但也应学会融入。
万事万物为什么有好有坏?因为不同程度染上了“我”的色彩。我喜欢的,就好;我不喜欢的,就坏。站在“我”的角度去看问题,万法自然会呈现出好坏、苦乐、利害、荣辱。
别人对你发脾气,常常是因为他潜意识对你有幻想,给你设定了一些预期,当你不符合的时候,他就接受不了。尽管预期可能不切实际,你也不知道有这些标准,但他根本不管,于是矛盾就此产生。
反过来说,你对别人挑三拣四,往往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佛陀教我们“无住生心”,不要有设定,不要有框架,才能更贴近真相。
《心经》唐玄奘注音版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guān zì zài pú sà,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观 自 在 菩 萨, 行 深 般 若波 罗 蜜 多 时, 照见 五蕴 皆空,
dù yī qiē kǔ è 。 shè lì zǐ, sè bú yì kōng ,kōng bú yì sè,
度一 切苦 厄。舍利 子,色不 异空, 空不 异色,
sè jí shì kōng ,kōng jí shì sè。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yì fù rú shì
色即 是空, 空即 是色。 受想 行识, 亦复 如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bù shēng bú miè, bú gòu bú jìng,
舍 利子, 是诸 法空 相, 不生 不灭, 不垢 不净,
bù zēng bù jiǎn,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wú yǎn ěr
不增 不减, 是故 空中 无色, 无受 想行 识, 无眼 耳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鼻舌 身意, 无色 声香 味触 法, 无眼 界,乃 至无 意识 界,
wú wú míng, yì wú wú míng jìn,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无无 明, 亦无 无明 尽, 乃至 无老 死,亦无 老死 尽。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yǐ wú suǒ dé gù
无 苦集 灭道, 无智 亦无 得,以 无所 得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wú guà ài gù,
菩提 萨埵,依 般若 波罗 蜜多 故,心 无挂 碍。无 挂碍故,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无有 恐怖, 远离 颠倒 梦想, 究竟 涅槃。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世 诸佛, 依般 若波 罗蜜 多故, 得阿 耨多 罗三 藐三 菩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知 般若 波罗 蜜多, 是大 神咒, 是大 明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néng chú yí qiè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是 无上 咒, 是无 等等 咒。 能除 一切 苦, 真实 不虚。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jí shuō zhòu yuē
故 说般 若波 罗蜜 多咒。 即说 咒曰:
gā dì gā dì,bō luó gā dì,
揭 谛揭 谛, 波罗 揭谛,
bō luó sēng gā dì, pú tí sà pó hē
波罗 僧揭 谛,菩提萨 婆诃。
翻译:
观自在菩萨修习般若功夫,功行已达深久而纯熟的地步,其大智如同明镜,无一物不尽显其中;其智光犹如太阳,无一物不能尽照。所谓五蕴,亦即作为物质的色境、随境的感受、因感受而起的思念、内心的意志取向以及针对世间所有万物的认知活动和观念,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之下,无不显现本有的空相。由于相空,从而除去了一切妄念;由于除去了妄念,从而不生烦恼,不起业惑,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灾难与苦厄。
舍利子啊!那作为物质界的色本来就与空没有什么区别,那作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本来之相,那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也与任何物质形式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从现象反映本质的角度看,色就是空;从本质依托现象的角度看,空则就是色。进而可以说,五蕴的其他四者,即色之外的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同那作为一切事物的本相之空也是这种关系。因而也可以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舍利子!这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称为诸法。这一切法的本相便是空。这空相既没有生起,也没有消灭;既没有垢染,也没有清净;既不能有所增长,也不能有所减损。空是从无始以来便无动作、无变异、无生灭的。空是原本寂然,是在时间序列上无从加以分辨区别的。所以我说,从根本上看,这个空之中并没有物质之色,并没有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也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六种官能,即没有有眼耳鼻舌意所代表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知觉;也不存在那作为六种认识官能的对象的色、声、味、触、法,也就是形象、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暖等以及可以成为思想对象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官能的根器;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对象的尘境;也没有作为认知所得的六种意识。
这便是从眼界开始数下去,直到意识界才结束的十八界。不仅空中没有十八界,也没有十二因缘;即没有从无明开始,直到老死而再生的生命系列,也没有超越生死的老死尽这一最终环节;不仅没有十二因缘,也没有认识人生本质,超越生命局限性的四谛道理,也即没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圣教实践过程;没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没有凭籍此智慧要把握的任何东西。
由于并不存在智慧要把握的对象真理,所以菩萨修行就要实证这一无所得的境地,这也就是依止般若波罗蜜多修行法门的本意。因为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无所不了,所以心中任运自在,不再有牵挂滞碍,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惧,远远地离弃了关于一切事物的颠倒想,离弃了关于众生所处境地的幻想,达到了究竟的涅槃境地。
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都是如此,因为依止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法门,才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据此我才说,般若波罗蜜多是神妙而不可思议的诸佛之母,是破除生死无明障碍的光明之师,是无以伦比的至尊至上的总持法门,它能解除世间一切众生的苦难,它与作为一切诸法的真实而不虚妄的空相是不二而没有分别的。所以,在这里宣说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度生死的总持法门,也就是宣说如下的咒语: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