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新听了樊登老师解说《少有人走的路》,竟然已经不记得,曾经听过这本书。
接下来就回顾一下书中的重点内容吧。
到底哪条路是少有人走的路呢?其实就是一个人是否愿意让自己变得成熟。如果你能学会并且做到,你就踏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那一个人的成熟与否如何评判呢?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自律”,一个是“真正的爱”。当我们学会这两点,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心灵真正的成熟。
首先看自律,自律即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怎样做才算做是自律呢?其中有四种标准:
一、要有推迟满足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延迟满足。虽然我们常说,但是能做到的人,却不多。为什么呢?为什么有人一定要拿起手机,尽管没事干,也要不断刷屏,浪费时间。而不能专心做好手上的工作,再去玩手机?
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感,所以才会不断的浪费时间。那价值感又是如何培养的呢?这就来源于父母小时候的爱和照顾,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足够的耐心,能够有延迟满足感,把这些东西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二、是要学会合理承担责任。什么叫合理承担责任?说的就是,我的责任,我绝不推脱。不是我的责任,我也不必自责。这就是合理承担责任。
当这份责任不是我们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硬要怪罪自己,让自己痛苦,这类人其实患有神经官能症。祥林嫂就是典型的代表。而当一个人不管做了什么事情,出了问题,他都觉得这不关他的事,都是别人的错,这类人,其实患有人格失调症。
父母如果有人格失调的症状,孩子也会出现人格失调症或者神经官能症,上一代的问题会影响下一代,这种问题并不罕见。如果你不能解决问题,那么你就会成为问题。
如果你不能成为人格更加健全,更加成熟的人,你就会把这个问题带给你的家庭、你的孩子。
所以,成家要孩子之前,要把“自己”先摸透。
三、就是要忠于事实。为什么要忠于事实呢?讲的好像我们平常不忠于事实一样。的确,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都给自己绘制人生地图,当一个人陷入自己的人生地图时,就说明他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这时你就很难和他沟通。此时的他,也就是不忠于事实。
我们常说的心理治疗,其实就是鼓励说真话的游戏,鼓励自己面对事实、把自己看到的真相、感受到的真实感觉说出来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调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幻觉当中,生活在自己的人生地图当中,不去看看实际是怎样,事实到底是什么。
四、学会平衡。即要承担责任、又要拒绝承担不是自己的责任。既要延迟满足,也要过好当下的生活。即中庸之道。
生活是一个不断放弃的过程,要学会不断的放弃一件又一件事情。接受心理治疗其实就是放弃,为何?放弃了自己是一个正常的人的想法。
接下来看一下,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另一个指标——爱。
爱,究竟是什么?即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爱,需要付出情感和智慧。且,付出还不一定有回报。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有失去的风险、有冲突的风险。所以这是一场心智成熟,有目的的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这里有一个区分点,即对宠物的爱是不是我们这里说的爱。对宠物的爱,不属于我们这里说的需要付出情感和智慧的爱。
对宠物的爱,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贯注。即当我们把精神贯注在这个东西上的时候,你以为这个狗懂你,实际上是你投射在了它身上,你在猜想他的想法。所以他不属于上述范围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