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诉苦,每天从早忙到晚:忙着回邮件、忙着开会、忙着见客户、忙着提方案、忙着带团队、忙着出差......有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在异乡的酒店里,疲惫地连鸭都懒得叫......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身体累,心更累。
我也有过相同的感受,忙忙碌碌、身心俱疲。唯一跟她不同的是,我叫不起鸭。
记得有个在养老院里做过的实验:两组老人。第一组被详细地安排什么时候吃药,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散步,什么时候看电视......第二组,也是同样被安排做这些事情,但是,会让老人们有少许自主空间:比如,老人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去浇浇花儿,可以选择几点钟开始看电视,可以选择跟谁一起散步,而不是跟医护人员等等。
两个月下来,第二组被试的幸福指数,比第一组高出很多,各方面的健康指数也比第一组高。
经过思考主动选择去做的事情,才会让自己愉悦,才有可能带来成就感。每天被动地接受一件又一件"任务清单",被迫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见自己不想见的人,心身耗竭那是必然的。
Youtube人气王Brendon,为我们设计了一个“3P法则”,帮助我们度过开心高效每一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498/789b1d320b10d09d.png)
1. Projects
今天要做的事。
用中文歌词就是“你到底想要什么,才会真的快乐”,用英文歌词就是“tell me want you want,want you really really want ”
总之,你想干啥?做自己认为真正重要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498/e784155b19386f95.png)
这是你发自内心想做的事,列出来。然后,在大标题下,列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今天可以做的事情。
比如:减肥
今天我要做的是
a. 不吃油炸食物
b. 十五个俯卧撑
c. 三十个原地跳
再大的目标都可以切成每天可以实施的一小块儿任务,Stephen Guise的新书《Mini Habits》,讲的就是这个。每天达成一点点,让你开心让你爽!
你今年想达成什么目标?每个季度得完成多少?每个月,每周该做什么...... 列出来,直到知道自己每天要干些什么,才能确保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2. People
今天要接触的人。
别一睁眼就看手机,一到办公室就开电脑。我们很快就会陷入消耗大量时间的陷阱:回应别人、回应邮件、刷朋友圈、点赞评论、浏览网页、观看视频......一晃半天没了。
在早上开始工作之前,不要联网。面前放一张纸,上面写着今天我的project 是啥?写着今天我要联系的people 有谁?
我在等谁的报价,我要约谁,我要回复谁,我要追谁要报告等等,列完这第二个P,再打开手机打开电脑,检查邮件。继续更新这个名单~
(邮件,一天检查两次即可。没必要每时每刻守在那里等最新消息,如果有紧急情况,对方会电话你的。微信这玩意儿,专心干活儿的时候,最好别开......)
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发微信问我:在么?
当我看到的时候,已经俩小时过去了,我回她:在。
当她再次看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于是她说:哦,跟你说个事儿啊~
当我再次看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于是我说:啥事儿啊?
最终我俩一天也没说上正事儿!!!(我怎么会有这种拖泥带水的朋友?!一定是不小心加了个假好友。)
3. Priorities
今天的优先级。
轮到给今天要做的事情,排~序~了~
把重要的、难搞定的事情先做掉,一天都会神清气爽: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498/495e2338902dd39b.png)
在Google,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被称为“Pseudo Worker”,伪工作者。每天把自己搞得很忙,也确实是公司里存在的工作,但大部分却不产生什么效果。
吴军列举过李开复的一个例子,2006年Google在中国成立分公司的时候,总部对中国的研发团队评价很低,北京3-4个工程师,抵不上山景城一个工程师,中国团队“出工不出活儿”。
事情永远做不完,刚干完一个list的活儿,后面又有新的任务。后来发现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有些事情干脆就不要做了,而不是凑合着把每件事赶完。
老外在刚入职的时候,就会有前辈会教他们,哪些事情对公司来说是更有价值的,把那些“重要的事情”排在前面,先做完。
“一个聪明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 ——吴军
好了,我已经列好明天要做的事儿啦,你呢?祝你也拥有元气满满的一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498/a5aa25fccfca64ba.png)
最后奉上3P秘籍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498/1fc26fc22fbdb3c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