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家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我一直想看。昨天儿子拿过来说,这是我们高中必读,先看吧您。看完福贵的故事,我悠然一叹。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多难理解的情结,但是一气呵成。深深的叹息,也深深的难过和思考。
这部书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记述了福贵的一生。也记述了我国那段难忘的艰难的岁月。虽然文字平淡无奇,情节让人简单好读,但是给予人的那么深深的触动却让我难以忘怀。这本书先后出版那么多次,被翻译成几国语言在世界出版,我想它的不简单之处就是用最朴实的文字,抒写了人们活着的最好状态,那就是有疼痛,但不抱怨也绝不悲观。这也许是带给人最大的启迪和思考。
【二】福贵最早是个浪荡公子,家境殷实的他,寻柳巷逛赌场,正经事一点不干。遇见米行老板的女儿钟情就非求着娶了回来,家珍是个好女人,她深爱着丈夫,尽管他不提气。
终究福贵输光了一切,宅院,田地。福贵失魂落魄的回到家里,这一切无法改变,富贵爹知道打骂也已经无济于事了,于是最后一次没有发火的把祖业变卖成碎银两,让福贵走山过梁给了买家。肩头的血痕让他懂了爹的良苦用心。三天后富贵爹死去,福贵和娘和家珍与闺女凤霞搬到了茅草屋。福贵内心开始知道亲人的受苦难都是自己带给的。
从不下地的福贵去租了地。他比别人每天多干好几个小时,他说我是笨鸟先飞哩。这样,福贵和娘,后来家珍生了儿子有庆,几口人相依为命,只要有地,就饿不死人,这是我国世世代代的农民最基本的认识,也的确在土里地里满怀希望的生活着,一代代的繁衍生息。
福贵在去给娘找医生的路上被劫走的,做了军队的壮丁。经过死里逃生的他在解放军的帮助下还是回到了家,他惦记着亲人,放不下家珍孩子和老娘。一路风尘辗转,回到家的福贵知道娘死了,闺女凤霞也因为发烧变成了哑巴。儿子有庆几乎不认识他。
福贵再一次拥抱着生活,女儿遭遇让他叹息,但是一家四口活着,在一起,这让他又安生。土里刨食,和家珍一起彼此关爱着,养儿育女这是多少辈人最朴素的追求,别无奢求。
自然灾害来了,富贵一家和所有老百姓一样艰难度日,人在自然面前渺小无比,在饥饿面前生命分量很轻,有时不得不丢弃了尊严,凤霞为了一个地瓜和村民打了起来,平时威严的队长趁机拿走了一半。可是活着,仍然是人们心里的希望。
有庆是个友善的好孩子,对待他的羊比命还重要。忍饥挨饿也舍不得让人杀了他的羊。慈悲的心怀又是我们世代农民的内心不得碰触的灵魂,后来,有庆争抢着为生孩子大出血的县长太太输血,最后输血死了。福贵红了眼,找人拼命,但终究是救不回了最亲爱的儿子,福贵疼痛难忍,瞒着家珍夜夜疲惫的从坟地里沉重回家。家珍还是知道了一切。
女儿凤霞最终寻得了一个好人家,二喜对凤霞一家真是好,福贵心里紧绷绷的心轻松一点。觉得生活有了奔头。不料凤霞生孩子时候难产,留下儿子苦根,撒手而去。二喜和福贵和凤霞娘伤心欲绝。福贵的心,就像在苦水里天天浸泡着。家珍也病的不行了,最后在福贵的怀里死去,早年的福贵不成器,落魄后的他对她照料疼爱,她很知足了。
相依为命的仨男人,依然在生活面前不屈服的活着。
但是,命运也好,活着也好,人生有时候就是沉重的让你一波一波去对付未知的一切。好的,糟的。
二喜被石灰板夹死了。福贵带着外孙活着,只要还有希望,只要生命不息。那么你就得面对一切该来的不该来的。苦根这孩子小小年纪,惹得全村人喜爱和怜爱。他小小孩子开始为年老的福贵做了帮手,心疼的话语吧嗒吧嗒的嘴里吐出来,福贵的被一波波厄运打击的心,为了这个外孙子而倍感满足和幸福。
苦根死了。和福贵一起干活的苦根发烧了。年老的福贵找人把外孙抱回家,熬了姜汤。富贵去摘了豆子,煮了给苦根吃。等福贵颤巍巍的从棉花地里回来,苦根他撑死了。
【三】苦难贯穿着福贵的一生,所有的亲人都先于他而去,他亲手埋葬了他们。福贵讲着自己的故事,衰老的眼里,没有了泪水,追忆这一生,他憧憬的看着黄昏的霞光淡淡逝去。回头想想,心是真的很疼。但是抱怨吗?老天不公吗?绝望吗?我想在很多时候,福贵疼痛只有自己懂。
但是除了接纳我们不得不和自己和命运妥协。因为对于明天的未知,我们只有全盘接住那些灾难的,欢喜的。在生活面前,我们只有和解和融入,然后忍耐它,享受它。
抱怨和绝望无济于事。因为我们还要继续活着。
福贵拉着自己买来的老牛,悠然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一生是许许多多人们的缩影,活着面对一切,活着本身这件事,本就没有公平与否一说。
如果是我们自己,经历一个亲人的死亡就痛彻心扉,如果接连的失去,那真叫是让人绝望和失去活着的信心,可是又能怎么样呢?就如史铁生妻子陈希米所说,让“死”活下去。
我们的周围有千万个福贵。
有时候,活着的外部表现是疼的,苦的。
但是有一分丝丝的甘甜,其实都在我们每一个尽力生活努力去生活的人心底。它让我们继续迎风逆行。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作者如是说。
所以,在你疲惫不堪,就要放弃的时候,在生活猝然给我们当头一棒的时候,在寒冷的冬天一个人踟蹰的时候,在你孤独无依看不见前方亮光的时候,请你看看这本余华的《活着》。也许你会释然。愿我们都如福贵那样,慢慢学着和命运和解,和人生相拥,向死而生是最好的归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