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人看了觉得稍微有点离谱的怪怪的爱情故事。
女主角瑞安纳和一个暂且叫最A的物种吧,谈了一场恋爱。而这个A,每一天都会潜伏在不同的少男、少女的身体。它没有性别、没有形态、没有年龄、…甚至好像没有任何的东西,只知道自己叫A。其实我倒觉得A就是灵魂,对,说的简单一点就是灵魂附体。它附体了无数的少男少女,了解了他们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直到有一天当它附体瑞安纳的男友贾斯汀的时候,她爱上了这个叫瑞安纳的女孩。第二天、第三天它又附体在不同的男孩女孩身上,但它的内心还是A,它试图以各种方式接近瑞安纳,毫不隐瞒的把事情告诉她。当然一开始瑞安纳是怀疑的,但是当她们一点点接触后,瑞安纳发现A才是真正懂得她内心的男朋友。她不顾一切的和她约会,不论A进入男孩的身体还是女孩的身体,不论这个人的长相怎样,只要她认定这个内心的声音是A足矣。
爱在《每,一天》最后A进入瑞安纳的同学亚历山大的身体,她认定这个男孩才是最适合瑞安纳的。而自己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楚,它不能给瑞安纳幸福,不能和瑞安纳结婚,甚至没法给瑞安纳一个未来。这一次它在亚历山大的身体里多呆了几天,更加确定这个男孩可以给瑞安纳带来幸福带来快乐!
爱在《每,一天》最后A还是要过着自己每天进入不同人的身体而活着,而瑞安纳也终于和亚历山大开始恋爱。
看完的时候觉得电影没有演完,其实我觉得应该最后要给大家揭秘一下最后A到底是个什么神奇的物种呢,它最后还要这样一直生活下去吗?…哈哈没办法就爱刨根问底。
可是思考了一下。这个每天可以进入不同人身体里的A,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你幻想中的另一半,甚至也可以说有点像你自己的影子。A了解你的心,懂你的想法,知道你要什么、喜欢什么,马上就能带给你想要的快乐和满足。可是,它就像我们的想象一样看不到摸不着,当一个人没有灵魂的时候,你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他,然后让他按照你的想法去生活,而它也只能满足你的一时之需。接下来怎么办呢,以后的以后该怎么办呢?诚然有想象力是好事,那就不如把想象变成现实啊,虽然舍弃当前的美好很痛很痛,但是为了未来的以后更美,这些牺牲是无法避免的。
现在也忽然明白了,瑞安纳父母的这个桥段的用意。其实瑞安纳父母的关系是因为他的父亲被解聘以后,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母亲也必须要打两份工,而父亲酗酒一段时间后就天天在家画画,画各种不同人的面部,从他们后来的聊天中,我们也了解到瑞安纳的父亲其实最爱的还是画画,原来保险的工作根本不是自己的所爱。后来瑞安纳在和母亲的谈话中,她其实也在一点点的鼓励母亲要重新面对和父亲的这种关系。每个人都在变,都已经不是以前的自己了,但是内心的爱依然未来,父母之间的爱,一家人之间的爱,都不曾改变。
我觉得影片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A象征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诱惑和美好,但是这些表面看起来美丽东西,就像我们每天工作、生活、环境、关系、朋友、感情等,得不到的时候我们就认为它就是最好的,而且想千方百计的得到它,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就像当初的瑞安纳,只要A的一颗心她就愿意和他在一起。但是这是不现实的,其实适合自己的或者说最好的就在自己身边,而我们却恰恰没有发现,还在舍近求远。它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眼前的人和事,他们才是我们值得一辈子去爱的人。
想象很美,但现实更容易把握!走好当下的每一步,美好的未来就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爱在《每,一天》愿你一直活在爱里,幸福着,快乐着。
爱在,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