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02-03

2022-02-03

作者: 素面朝人海 | 来源:发表于2022-02-03 11:16 被阅读0次

    第一部分  读书笔记

    1.其实,这个世界99.999999%死了5年以后,大概只有忌日,才有人记得去。 死了50-80年后,基本上没有人记得了,是真死亡了。 因此,没有必要谁觉得谁高大上,谁粗俗不堪,乐呵乐呵就得了。 开心不开心,只有自己知道。

    2.曾经健身时认识了一个奢侈品销售,现实版《三十而已》的王漫妮,一个人来城市打拼的精致穷。

    有几次聊天时她问我,工作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才能攒够首付买套房呢?我本来想说你不要再吃个鸡胸肉和水果都从进口超市买精包装的、不再什么都用一线品牌的时候,就能存下钱了。但想了想,还是改成了加油吧!

    后来我把她删了,因为我实在无法忍受我认识一个人三年了,还能大晚上在朋友圈矫情、空虚寂寞冷,买个拉梅还要晒……说明她这三年除了年龄就毫无长进,不进则退。

    有段话应该很多人都听过:抽烟喝酒纹身,这些一点都不酷,酷的是读书赚钱健身,这些虽然会让你痛苦但却会有成长的事。

    花钱谁不会,买买买谁不会,跟领导吵架辞职谁不会,可是这些一时爽的事情过后,你有买单的能力吗?花的钱能变成投资,或者不会造成你的生活负担吗?这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做决定从来都是很容易的,难的是做完决定之后承担由此而来的一切代价。

    所有能让你长进、越来越爽的,都是当下要逆着本能来、感到痛苦的事情。要具备让自己越来越好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3.男人随着年龄增长,对女人的兴趣点是会下移的。

    4.关于民族性这个东西,简·莫里斯在《穿越欧洲》里讲的一个梗非常有趣。那是在一个所有人里只有村长到过布达佩斯、只有邮递员见过大海的村子的咖啡馆兼杂货铺里。一个从荷兰来的旅行者引起了大家的围观。于是老板问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阿姆斯特丹一个人能赚多少钱?”简·莫里斯回答“xxxx欧”折算成匈牙利的“福林”之后引起了在场人们的惊呼。这个村庄关于阿姆斯特丹的第一个“普遍观念”也随之诞生,那就是“在阿姆斯特丹人人能挣大钱!”

    于是交谈变得热烈,年轻人问了另一个问题“那阿姆斯特丹有这么多人,他们去哪割草和捡柴呢?”简·莫里斯说“阿姆斯特丹人不捡柴也不割草!”年轻人笑着说“不割草拿什么养羊呢?”“阿姆斯特丹人也不养羊!”这个回答让杂货铺里议论纷纷。

    最后一个年长的人问“不养羊吃什么呢?”简·莫里斯回答“阿姆斯特丹人不养羊,即使养了羊也不能自己杀了吃肉,必须送到屠宰场以符合法律和人道的方式统一屠宰了才能吃!”

    这个回答再次让整个杂货店议论纷纷,最后以老板为首大家纷纷表示“阿姆斯特丹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能捡柴、烧柴要罚款!自己养的羊还不能随便吃,还要按照符合人道的方式屠宰。”“虽然赚钱多一些但远不如匈牙利!”这个观点当天晚上就会成为这个小镇对阿姆斯特丹人甚至荷兰人民族性的普遍观念。

    这个故事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概括了民族性这类观念的方方面面。甚至解释了它从哪来,预示了它会往哪去。

    无知和偏见带来了民族性的观念和民族主义,而要解决它需要的永远都是更多的耐心和更深入的了解。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人,当他们被无知和偏见主宰的时候他们把别人当作是某个民族的一份子。只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真正理解对方,他们很快就能发现每个人都是一个人而不是某种精神的载体。

    5.恕我直言,电影,尤其是院线电影这个东西,属于消费树的旁枝末节的旁枝末节,并不是什么刚需的存在。今年经济不景气,大家本来就手头紧,电影院嚷着一年没赚钱就靠过年割韭菜——亲,这韭菜是你地里的吗?你想割能一定割得上吗?一个旁枝末节消费品把自己当成刚需来裹挟大众,脑子是不是瓦他了?

    6.关于“把花砸烂踩碎也不便宜卖”的原因:广东人有买花过新年的习俗,花市是年前一道靓丽的风景。连续多年,花农在最后时段总是把花砸烂也不会廉价出售,其原因是:早些年也是不砸的,但很多人当时不买,等收摊时去要,去拣,或者1元2元的讨个廉价买到20元30元的花束。很多花农早期也会想:“少赚点,哪怕一元如手也比糟践了强”,但后来很多人只看不买,专等收摊,于是花农们协调一致,收摊时就形成了这股风气,近年来,人们不再苦等,看上什么花就买什么花,但“等花捡便宜的余风还在”,所以近年来也在持续维护这个“办法”,我个人表示理解,甚至敬佩广东花农的集体凝聚力。

    这种情况是花农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他们的做法我们非常理解。

    知道肯德基麦当劳为什么每晚打烊后会把没卖出去的食物销毁吗?也是一个道理,只是他们应对的是员工而不是消费者。

    7.会赚钱没有会花钱重要,吃优质的肉、蔬菜和水果不比攒钱付首付重要噢?

    你吃进去的东西最后都会变成你自己,钢筋水泥不能。

    对于迷恋大牌的女子,不考虑对品质的要求,如果只是虚荣心作祟的话,你们一定要明白一点,这些东西只能吸引到不如你的人的羡慕或者嫉妒或者咬牙切齿,而你需要在他们身上找存在感吗?

    你自己本身才是最响当当的名片,考虑自己钱包和喜好,能力范围内买最好或者最适合自己的。

    大牌的东西有它的优势,但不是什么都好,就比如护肤品里的洗面奶,经过我全方位多品牌对比,屈臣氏里40多块一支的senka十分好用,至少十分适合我。除了洗面奶这个品类,护肤品基本越贵的越好用,但是年轻的宝宝们真的有必要节衣缩食去弄一套lamer或者la prairie吗?完全没必要,有那个预算不如办一张健身卡,健身对皮肤的保养是再好的护肤品都无法比拟的,也是什么激光射频抗衰所达不到的持久效果,而且就像你吃进去的优质食物一样,会成为你自己。

    更好的你自己,用平价的护肤品一样闪亮,又省钱又能变好,赢两次,不香吗?

    8.一件事很难,和一件事很复杂,和一件事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不要被抽象概念困住了自己的行动。

    难是单一维度阈值不容易突破,复杂是多元变量的交织会带来混沌结果,时间长可能是简单动作单元需要海量重复累积质变。当然,这些只是万千角度中的一种解读。

    9.看到现在,买的五张电影票的价格是76,75,54,77,唯一一张7点黄金场甚至高达96。

    非常贵,已经贵到了一种很离谱的程度,票价疯涨的恶果已经显现在了年初二的票房上,直接雪崩,同比去年直接少了5个亿,是最近4年首次低于10亿,观影人次跌的更恐怖,比2018年还要少掉1000万人进电影院。

    大家都在骂电影院,但是,你说是电影院集体疯了吗,前几年都好好的,今年突然和个傻财主一样,开始竭泽而渔。

    他们大概率会跟你说,我就指望春节档活下去了,需要资金撑到第二年。

    背后是影院对行业的信心在下降,我不相信用以往的低票价可以薄利多销,所以我就涨价,能赚多少是多少,我要活。

    再往深了说,也是目前国内院线,只靠人造爆款,不靠日常的这种畸形票房体系的恶果。

    影院日常根本不赚钱,至于为啥2021尤其赚不到钱,你们对比一下去年片子相比往年,多了些啥,少了些啥,最大的区别是啥就知道了,我就不敢具体展开了。

    还是那句话,某些东西看似与自己无关,最终都还是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作用到自己身上,息息相关。

    10.男人就像车子,能开的时候好好开,不好开了就保养保养。用废了,你也买不起新车。对普通妇女来说,有车开着总比没有强。

    11.人们在等待即将来到的崩溃中进入睡乡;就这样,时间和金钱便在无谓的骄傲中化作云烟。——大仲马《波吉亚家族》

    12.热衷于做受害者的人,看似是弱者,实则有着疯狂甚至变态的掌控欲。

    ——李雪爱与自由


    13.人类里有一部分人就是天生操控者,对于跟他人的关系的理解,基本就是操控与被操控。而操控者里有一部分人,就是靠示弱,扮演受害者,甚至卖惨来达成操控别人的目的。(比如某一类父母,相信很多人周围都有这样的亲人或朋友。)

    14.英国在新冠科研上确实很牛。一般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他们做了。全球首个新冠挑战/激发试验的初步结果出来了:招募的符合条件的36个健康年轻人(18~29岁),都没有打疫苗,也没有感染过新冠。往他们的鼻子里滴新冠病毒,观察整个病程。18名志愿者被感染,其中16人出现了轻度至中度的类似感冒的症状,包括鼻塞或流鼻涕、打喷嚏和喉咙痛。一些人出现了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疲倦和发烧。没有肺炎,没有重症。13名受感染的志愿者报告说他们暂时失去了嗅觉,其中十个人在90天内恢复了正常,其余三人在三个月后也逐渐改善。

    15.越是骄傲一世、功成名就的人,一旦生场大病甚至生活都难自理,越是不愿意别人看到他的狼狈样。爱美的姑娘如果因为药物治疗导致发胖,也会变得自卑自闭,会想逃离大家的视线,即便是关心也不想回应。

    我们常看到生了病的人情绪变得很不稳定,很暴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自尊心。没有人愿意承认和面对自己从强壮到脆弱,更不愿意这些脆弱和羞耻在他人面前显露。

    所以常说要告别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学会变通,对有些事情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必事事拆穿,问到底、分对错,不要总以你的思维去思考别人。

    你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能正中别人最敏感的地方。你也不知道对方展示给你的,是否已经是硬撑着的坚强。

    第二部分  日记

    这个春节不知是不是因为下雨的緣故,过得比较悠闲,至少早上能够睡到自然醒。

    也许跟心态放松有关。

    一是今年老公的弟弟一家回来过年,家务事有他们在帮忙家婆料理,我们负责出钱,不用早早起床赶回去拜老公,回到老家吃现成饭,从家务事中解脱出来。

    二是去年一年在工作上得到解脱。因为有个kJ妹入职,很多数字方面的工作都交给她负责,我只负责CG、工会和文字方面的工作,既回避了短板,又发挥了特长,压力减半,在职场上也游刃有余。

    三是家里的三个老人身体还算康健,精神状态不错,我也就相对轻松些。唯一担心的是只剩5个月就要高考的儿子,只能叫他要好好把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02-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pd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