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翻开手机相册,看到去年五月末在道孚拍的花草照片。
一株叶宽且短、唇瓣呈深囊形的植物跃入我的眼帘,去年我查过它的资料,知道它就是西藏杓兰,是高原花卉中的明星。它的花瓣如同一个囊状的“口袋”,就像吊着的小兜,属于兰花家族中形态比较奇特的一类。
西藏杓兰一般生长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寒地带,主产区在藏区。我看到的这几株花色紫红,花囊深大,上瓣较宽,平直伸展,刚好挡住囊口。在雨水季节,可能它的上瓣是为了挡往雨水,避免落入囊中而发生水淹花囊的“洪涝灾害”吧。
记得它们长在一片绿色草甸上,带着花囊的样子,在周围艳丽的藏菠萝花丛中,独树一帜,很是醒目。仔细看它的花囊,又像是一只深帮的鞋。传说,有一次天上的仙女看到藏区大地上野花如星,忍不住飞临凡间,因为贪恋玩耍,误了回天庭的时间,直到她的母亲在天上召唤,于是慌乱间,遗落了一只鞋子,这只鞋子化成了杓兰花,所以又有人说这是仙女的拖鞋,叫它“拖鞋兰”。
西藏杓兰的花长得像猪笼草。猪笼草的兜囊是个陷井,将小动物封闭于囊中,然后分泌酸汁将其溶解,被猪笼草吸收,作为生长的养分,这稍微残忍了一点。西藏杓兰与猪笼草不同的是,它的口袋状花囊虽然也是个陷井,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诱杀小动物,而是为了让昆虫传授花粉而特别配置的,只要落入就只有按照预设好的路线前进才能逃脱。受花朵大小和入口尺寸的限制,那些昆虫根本无法原路返回。在逃脱的过程中,它的背部擦上了杓兰的花粉,再上当的时候就帮它完成了授粉。
帮助西藏杓兰传授花粉的熊蜂或者其他昆虫得不到它提供的花蜜,它们也并不傻,于是为它授粉的昆虫屈指可数,它繁殖后代的能力越来越差,所以西藏杓兰比较稀有,属于国家一级植物和低危物种。
据说,还可以舀一勺刚刚打出的新鲜酥油放在碗里,放了糌粑细细地揉,直至变成油浸浸的巧克力状。再一点一点填充进西藏杓兰的花苞里,用它的花舌一个一个合上盖,如果有五朵花,这会儿就变成了五个酥油花包。然后把它们放在灶塘土灰里煨,火候要掌握到恰到好处,从里到外够烫就行了,一人一个,送进嘴里,香气四溢,回味无穷。
从五月到九月底,道孚的土地上有数不清种类的野花次第开放,就像一座绚丽多彩的天国花园,娑婆世界,每一朵花都有她的来处和归途,如果你遇见,希望她完整地扎根在自己的脚下,不要带走她,就是对她最真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