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挑战100天第90天看到这份打卡深有感触。
今天的打卡问题是:
回到书上,试着自己或者和家人读一到两遍书,去感受女孩做书时的感受,体验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下边这份详细记录了亲子对话过程的打卡吸引了我的注意:
亲子共读100天打卡倾听孩子内在真实的感受,我们看孩子很快画一本书的开心,她却表达自己的困难,通过妈妈的反问“哪里觉得困难?”让孩子表达:1.写不了字,2.发现自己重复画了许多,还有很多东西不会画。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孩子认为写书一定需要文字?还需要自己会写字?希望自己能画更多的图案,对自己有更高的期待?这位家长马上给予了肯定:“你这几天不是抽空画了一本自己的书,我觉得很厉害。你觉得呢?”家长表达了自己的肯定,同时还询问了孩子对自己的看法。特别赞!
孩子还是沉浸在自己只画火箭的不愉快里说:“我一直画火箭,一直画火箭,到后面才想画别的,太多火箭了。”听了孩子的回应,家长可以体会下孩子当时的感受,她认可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吗?不着急转移话题,和她去回想下当时画火箭时的想法,与书的主题有什么关联?让她感受到自己那个当下的思考,或许有新的发现。
这位家长做的好的地方是不断欣赏孩子,“画了一本书,很厉害”、“这个想法很神气”,不断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也是解决自己内在困扰的过程,从中或许有灵感,或许有新创意,且拉进了亲子关系,觉得身边有一位懂她的人是幸福的。
值得思考的地方:
1.当孩子不够认可自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2.可否在倾听孩子的话语中感受孩子细微的情绪变化?
倾听孩子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关系着孩子与人沟通,合理宣泄情绪,更加了解自己。因此,如何反馈是需要成人练习练习再练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