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朝时期的大儒,王阳明曾经有这么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可谓概括了儒家对于人性的理解,以及最根本的道统的诠释。在讨论完知行合一之后,其实会发现知行合一与人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人性?如何通过知行合一理解“格物”?
这四句话的表面意思大家应该可以看懂,就是说心本来就是无善无恶的,是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这里的无善无恶其实和孟子朋友告子所说的无善无恶是有区别的,一个是生物性,而一个是人性。后者才是对人来说有应该的价值。但在这里留下一个疑问:之前孟子和孔子不都提倡人性本善吗?为什么到这里就无善无恶了呢?于是我也做了一个猜想,是否阳明所说的“善”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善良之善不是同一个概念?而第二句讲的就是在后天的过程中,心会因为外界和私欲逐渐变得有善有恶,有了趋向。但如果是后天才有善恶,那不就成了环境决定论了吗?其实第三句可能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外在环境或多或少会对我们有影响,但是真正的意念取向还是取决于自己。只有真正的明白了善恶,才可以进行格物(为善去恶)。而知善知恶的良知就出自于生活当中的实践。比如说你看到一朵玫瑰花非常漂亮,就把它摘下来送给自己所爱之人。但是这个过程也伤害了玫瑰的生命,感到心情不爽。这就是良知的驱动。如果没有良知,那就对万物没了怜悯,没了仁心。所以只有格物才可以去做到人之为人,也就是说做到一个人该有的模样,让事物呈现出本有的样子。就像阳明所说的“磨镜”,在一个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心之镜或许是斑驳的,这就解释了第二句的意思。所以需要通过知行合一在事上磨,让万物照在这边镜子上的时候都呈现出本来该有的样子,清静。其实最后就是回归了赤子之心,最纯洁而最美好的根源。得道其实就是在追随我们的本心,从而超脱生物性。
而王阳明的弟子王畿和钱德洪,就为此争吵起来,各自抒发自己的观点。钱德洪认为,王阳明说的是正确的,而王畿并不认为王阳明说的就是真理,而是认为万物本来就是无善无恶的,不管是本心、良知、意念之动还是格物都是无善无恶的。同时还认为一切善恶都来自内心,而本心原本是无善无恶的。所以意念之动也为无善无恶。阳明也没有排斥某一方,而是进行了点拨。这个观点不知大家是否认可呢?其实在儒家看来或多或少都有些麻烦,因为已经脱离了儒家,成为了“道家”!道家中不就认为世间万物都为无善无恶,顺其自然而运行吗?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王集过于聪明的缘故。因为他认为习得良知不用经过那么繁琐的过程,因为他已经“顿悟”了。而顿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能力吗?不是。所以这中说法是不适合拿来教学的,只能引导少数。当然可以,但是阳明也对其进行了委婉的批评。人家颜回都没说自己是个贤良之才,所以阳明对其说,你还要继续进行修炼。求道过程永无止境。只有遵循“四句教”,才能行基本的渐修&顿悟。从而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
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每个犯罪分子背后都有一个可悲的家庭和事件。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这就是人最根本的人性。你说同族动物看到同族遭遇危险后会上去帮助吗?肯定不会。你会说但是她会照料自己的幼崽呀,其实这是刻在基因中的本能。所以真正的至善,不是有区分的善良和邪恶,而是人之本性,本来的样子。你说怜悯是后天拥有的吗?很显然这是随着成长,逐渐出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