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9494/579367b3c2a44cfa.png)
最近有幸拜读胡适老爷爷的一文《智识的准备》。文章实是胡适老先生在给大学毕业生们做的毕业典礼演讲。
他建议毕业的青年们带一两个值得下决心解决的智识难题,在踏入这个大世界。
“这种一直有一些激起好奇心和兴趣疑难问题来刺激你们的小妙计有许多功用。这个妙计可使你们一生中对研究学问的兴趣永存不灭,可开展你们新嗜好的乐趣,把你们日常生活提高到超过惯性和苦闷的水准之上。”
回望1941年胡适在美国给大学生的这篇毕业演讲,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看的太长远,他的判断到了今日依旧不老。
他说,大学毕业生离开了他的实验室和图书馆,往往感觉到他已经工作得太劳累、思考得太辛苦,毕业后应当享受到一种可以不必求知识的假期。
读到这一段,我已是面红耳赤。这说的不正是自己吗?自己踏出大学校门
的时候,环顾周遭,已无一人读书,便给自己造成错觉:读书乃是大学时候的事情。毕业后该是以享受为基础,不必抱着书本。
于是,图书丢弃在一旁,阅读的脚步就此打住。抱着从小到大积累的那几箱书过活了大半年。渐觉自己厌恶自己,仿佛如猪一般只长肉,不长脑。
这不就是溜回到了怠惰与懒散的狭缝中吗?
再说那个智识的难题。
我更是那个没有带着智识难题就步入大世界的人,所以,我的思想早已经寿终正寝了吧。枉为一介新时代的大学生,却是旧时的骨肉。
今儿有幸读到胡适老先生的毕业演讲,我想改真正毕业一次了。列一个智识的清单,寻找一两个自己下决心想要解决的难题,在茶余饭后,一有空闲之际便思考,直到某个时刻,我亦可以高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相信毕业了的大学生们,也有很多这种情况吧。
咱们不曾带着一个智识上的问题便傻傻地踏入了这个大世界。怠惰、顺民地活了一年、两年、三年或者更久。
没关系,从此刻起,找寻一两个你内心深处很渴望去探讨的的问题,作为非职业的爱好,让它们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提高到超过惯性和苦闷的水准之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