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的快与慢

读书的快与慢

作者: 余注我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15:46 被阅读6次

我读书慢,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双11」买的书,《世说新语笺疏》和《负暄续话》同时在读,至今,前者只读了六分之一,后者读了一半,合在一块儿也没就半本书富余一些。如瘦子饿极了,也就干得下碗半的米饭。对于那些胃口好的人,我是羡慕的。特别是是有一阵老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些人,读书极快,一年读二三百本书,真是惊人。

我读书的慢,归纳起来有几大缘故。一是所读的书不适合浏览。如前面提到的二书,前者文、笺、疏混杂,且常常需要前后参见,或者判断文义和论证,并不轻松;后者这样的书,属于随笔或者散文,其书写的情境,本是听一个老先生谈谈旧事,速读,感觉上就差了许多。二是时间上不允许。谋生、社交及杂事占据一天中主要的时间,留给读书的少则一小时,多则三小时而已,并不能弥日常读,在时间上吃了很大的亏。三是自己也非那种读书奇才。不能有一目十行的本事,也无传闻中钱钟书照相机式的记忆力。需要逐字句看去,所以影响了读书的数量。所以综合起来,读书慢主要是自己的原因,只能暗自嗟叹吧。

对于那些年读书量按百计算的人,当年引许多人羡慕,现在普遍是质疑。轻者质疑其所读书的质量,重者质疑其说话的可靠性。我这人轻信,见此二种声音日隆,至少也是半信的。考之古代的学者,读书数量多的大有人在,不重视质量的也有。先求多,后求质的也不在少数。第一种如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第二种如孔明读书,观其大略;第三种如苏轼尝谓张琥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观察古人的种种读书形态,在人口空前密集的当代,出几个读书数量和速度极快的人,还是有足够的概率基础的。

我读书的慢,除却以上列的种种现存的原因,还有就是我读书的目的使然。不论是观其大略,还是博观约取,为短时间内达到一定数量,不得不自我激励、暗地规划。我读书的目的是想看看不一样的风景,看多少并不计。李敖写过个人物,说其读书但将书置面前,随风翻至第几页便读第几页。行为很中二,意境上倒是近于魏晋人物了。我读书虽不至那么随意,但心态上是靠近的。所以虽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也不学;虽偶羡慕别人之渊博,也不跟进。临渊羡鱼,即止于此。

至于读书快慢多少的好坏,很难说。如今一年出版的图书,一生都读不完。古代先贤如孔子、柏拉图可以读的书并不多,也未见今人看待事物比他们深刻。若今人只读那十数本经典,又不免于孤陋寡闻。金克木曾开出一个药方叫《书读完了》,说是许多书可以不读,只读一些源头的经典,而这些经典里,部分章节又可以不读。最后挑挑拣拣,不过就剩下十几本残书。这种观点可能有资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但我不太喜欢,太势利。

相关文章

  • 李笑来和Xdite谁对谁错?关于读书:他说要「只字不差」,她说可

    一颗绿豆 读书,快与慢?该快要快,该慢则慢。 1 读书,快与慢 笑来老师曾在多个场合主张只字不差地地阅读。 比如他...

  • 《思考.快与慢》读书心得

    《思考.快与慢》读书心得 2018.01.18 思考了,快会变慢,慢会变快 经管创业大厦沈阳梦想 读完《思考.快与...

  • 读书,快与慢

    都说读书是升级自己最好的方法,现实情况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很多人读书的方法比较单一:从正文第一页第一个字...

  • 读书快与慢

    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291 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最近,很多移动互联网的知识付费产品都在主打读书,有的是读...

  • 读书,快与慢

    最近有人问到读书怎么读得快的问题,也许他觉得我读书很快。后来我发现不少人都有这方面疑问,所以想写篇文章表达一下我的...

  • 读书快与慢

    读书快与慢 首先,书很多,一辈子也读不完。其次,要有挑选好书的眼光。再次,就具体说一下读书的方法。 广泛涉猎不同领...

  • 读书快与慢

    最近感触比较多,以前也有看很多书说要将书读薄再读厚,但是最终自己也没有做呢,现在对这句话感触会越来越深,好的书很少...

  • 读书,快与慢

    读书到底要速读还是慢读? 一年读100本书,200本书,300、400本,甚至700本,这些都是我在读书领域看到的...

  • 读书的快与慢

    我读书慢,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双11」买的书,《世说新语笺疏》和《负暄续话》同时在读,至今,前者只读了六分之一...

  • 读书的快与慢

    读书的快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阅读也是类似,在保证理解度和接受度的前提下,阅读速度越快越好。 这是我关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的快与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tp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