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很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一个人发呆做白日梦,看着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看着树上的树叶随着风摆动,蹲在地上看蚂蚁,有时候什么也没看,眼睛直直盯着一个地方,脑子里会想很多,很多都是自己的幻想和想象,天马行空,无边无际,想的入神的时候都不愿意出来。那时的我敏感内向,总觉得心里有很多的感受无法准确的表达,也不知道该向谁表达,于是就钻进书堆里,与书中的人物产生很多的共鸣,幻想自己是他们,体验他们的喜怒忧思,悲欢离合。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变得慌慌张张匆匆忙忙,没有时间和心情发呆,生活的磨练给我们包上一层又一层坚硬的外壳,敏感脆弱的我、爱幻想的我、想表达内心的小渴望的我统统被压在心灵最深处。结婚生子,一个小生命一点点长大,我发现他没有长成我所期望的那样,像一棵小树长出了很多枝枝叉叉,我恐慌,我焦虑,导致了我与老公,我与孩子,孩子与老公之间的冲突不断,于是我开始寻找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寻寻觅觅,摸到了心理学的边,一点点深入,发现内心的那棵小芽又开始萌发了,而且探索自我的兴趣远远大于对别人的兴趣,渴望剖析自我和表达自己。
这本书的名字《回声》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通过剖析自我,能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如果说之前我的内心如一潭死水,认识心理学后在我心里泛起了阵阵涟漪,内心仍然是混沌的,我希望通过研修班的学习反思能够在内心掀起更大的风浪,激扬清浊,变得更加通透;另一层含义是在这个群体中,我对自我的反思与表达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回应,就像在空荡的山谷,我的呐喊声能够得到不同的回音,我是孤独的但不是寂寞的。
回音壁在这本书完成之后,我希望李老师能为我的书作序,李老师对我来说是一座高山,精神导师一般的人物,不仅仅限于心理学的学习。现在走到山脚下了,之后还想在李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踏实的往上走;我还希望我们的组长筱秋老师为我的书作序,每次她都是认真的读完我们的日记,给出的评价切中要害而又温暖而包容,她见证着我这本书的诞生;再就是我的两位大学同学兼密友,初识于青春年少,二十多年以来相互扶持,互相见证彼此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你懂我,我懂你;还有和我一起学习心理学,一起学习中医的曲姐,互相吸引,一路同行,心灵契合。
完成这本书后我想送给的五个人是:我的父母、我的爱人、我的儿子、我的友友们。感恩父母的爱和养育,我对他们的理解在一步步加深,通过这本书让他们也能理解我;感谢爱人无条件的包容,他是一个乐天派的胖子,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对象;儿子是我和爱人生命的延续,想让他通过这本书看到一个真实的妈妈,希望他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感谢我的好友们,有她们在,精神上我不寂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