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认知盈余》|如何实现用爱发电,并收电费

《认知盈余》|如何实现用爱发电,并收电费

作者: 久久归一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12:25 被阅读0次

    1 话起人工智能

    前几天和同事闲聊人工智能,说到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的工作都让机器做了,那人做什么呢?我说,人就爱干嘛干嘛呗,玩呀,作呀,去看世界、去执手相望,去思考问题呀。不然呢?

    现在我们的工业时代已经是4.0了,技术的进步改变人们的时间分配和生活方式,这可不是第一次了。

    时间往前推200年,是工业1.0的时代。18世纪20年代,伦敦整个城市弥漫着杜松子酒的气味。当时由于工业化,众多人口从农村的土地中走出来,进入新的工作生活方式。人口重置破坏了乡村生活所共有的古老习惯,也破坏了旧有的城市生活模式。

    二战后出现了电视,人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当“沙发土豆”上。

    “看电视主要替代了三项活动:其他娱乐、社交,以及睡眠。”为什么看电视会成为流行,因为“看电视是一件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而且电视在缓解人们孤独感的同时,恰好具备能够流行起来的特性。”

    20年前大众开始接触互联网。当我们使用网络时,最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同他人联系的接口。

    10年前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手机几乎成了手。社交工具更是丰富。突然之间,我们发现各种社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斜杠青年开始用他们的“业余爱好”来分享挣钱了。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这一系列变化的本质是什么?这本《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做了详细的分析。

    2 核心内容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随着移动网络和各种联网工具的发达,人们的生产协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分享和协作的成本大幅下降,人们原来碎片化的时间、集中在个人身上的小才能有了汇集的渠道,变成了一种资源——认知盈余。要让一群人持续贡献自己的认知盈余,不能仅靠他们的热爱(内在动机),还需要搭建一个有利于分享的网络社区。这种社区往往采用“去中心化”的协作方式,给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宣传以及个人发展路径也带来了机遇。

     

    ➤哪来这么大的盈余?

    这个问题其实是三个问题:这个盈余是什么?盈余有多大?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大?

    作者给的“认知盈余”的定义: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这个盈余有多大?

    创业者在计算市场规模时喜欢用总市场量乘以1%,但1%的占比都是一个很大的量,很少有公司能占到这个量。而我们每个人每天时间的1%是14分钟,想想我们每天有多少个14分钟贡献给了手游、视频等。仅仅抖音一个app,每日的播放量突破20亿,日活超过7000万。

    还有两个量化的例子,一个是维基百科,它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合作编辑而成,整个项目总共收录了超过3,000万篇条目,超过10亿次的编辑。

    在斯坦福大学做计算机图像识别的李飞飞教授,为了建立图像识别数据库,要对上亿张图片做标注,这项单人不吃不睡20年的工作量通过亚马逊的众包平台,由来自167个国家的5万名网友花了3年时间完成。

    ➤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大的盈余

    认知盈余来自人们可支配的自有时间的大量增加,原因一是受教育人群自身数量飞涨,二是人们寿命越来越长但工作时间却越来越短。这种趋势还会继续。

    从动机来讲,人们做事的内在动机主要包括两种:热爱或获得认同。书中用“西风少年”这个滑板联盟做例子。国内各种兴趣同盟会,考试互助的,在视频网站分享短视频的,像我这样写公众号的都是例子。

    但其实这种盈余和动机在以前也是有的,为什么现在这么大呢?因为我们有了新工具——互联网。工具赋予了我们行为发生的可能。比如各种视频平台、写作平台,大大降低了内容制作和团队协作的成本,那些碎片的资源都可以利用上了。不然你很难想象5分钟发一条快讯(微博)、一个人运营一个媒体(个人公众号)、一名教授在网上授课收入过千万……

    ➤如何打造“用爱发电”的共享社区

    当某样东西越来越稀少时,我们会觉得它更珍贵,而某样东西多起来时,我们不仅在概念上认为它贬值,还会在行动上真的去浪费它。现在我们有这么多余热,又有渠道,应该用这些爱发光发电,不仅能造福社会,还能给自己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

    如何能让他们或者说就是自己持续的贡献出这份热爱呢?看看三千万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一年以上的有千分之一没有?活跃的社群能持续活跃一年的有多少?三分钟热度可是比比皆是。

    知识是人类所拥有的最具兼容性的东西,但是要想利用它,就需要具备一些特殊条件。《知识经济学》的作者、法国经济学家多米尼克·弗瑞指出,这些条件分别是:社区规模的大小,共享知识的成本,被共享知识的明晰性,以及接收者们的文化规范。

    据此,书里提出了搭建共享社区的几个关键点:

    1. 早起先在小范围内试点,测试服务是否有用,是否对应了真需求;

    2. 建立反馈机制,激励分享者;比如大家的留言、点赞、转发、打赏等。

    3. 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内容,吸引客户。

    打造社区文化。比如设立群规,让大家进入到这个圈子里来,就按这里的规矩去做,按共同的价值观形成氛围。

    3 我的得到

    这几年明显感到就业、赚钱的方式灵活多元了很多,以前发挥不出的余热现在可以发挥了,还有可能拿出来赚钱;原本离的近的人面对面的交流少了,但原本离的远的人却更容易在一个冷门区域找到更多同好。加入组织的门槛降低了很多,让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广的领域。这些对一个积极努力有略微特长的个人来说是好现象,因为能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能获得认同感和物质利益等。

    机会往往也是检验个人能力的强力工具。我能分享什么东西呢?我能怎样分享出来呢?我做了哪些切实有效的努力呢?这几个简单问题可以直接剥技能中华而不实的外衣,也提醒我们给实而不华的内容增加一些光彩。

    对于一个公司来讲,也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利用好新的营销途径和优质的认知盈余。

    4 书籍信息

    作者:  [美] 克莱·舍基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自由时间的力量

    原作名: Cognitive surplus : 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 a connected age

    译者: 胡泳 / 哈丽丝

    出版年: 2011-12

    页数: 232

    丛书: 湛庐文化· 商业智慧

    ISBN: 9787300148120

    这本书前段时间还在亚马逊包月服务里(Kindle Unlimited) ,今天去搜发现不在了,看来借书要抓时机。

    本书宣传时写着是马化腾首次作序的书,这句当时引起了我的注意力。因为马化腾跟喜欢演讲的马云同志不同,比较少抛头露面。

    5 精彩摘录

    ➤想要分享的动机才是驱动力,而技术仅仅是一种方法。

    ➤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的流动不用再围绕着传统媒体,以公众号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媒体会在舆论中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为什么靠人们的内在动机加上自由时间来做成一件事是如此的缓慢和充满不确定性。文化不是靠命令产生出来的。(在认知盈余的地盘里,命令几乎没有用处。)但是任务的关键并不是要完成某件事,而是要去创造一种让人们愿意去做事的环境。

    ➤我们过分高估了电子邮件的遥不可及和难以使用,又过分低估了年长者的技术才能,甚至忽视了一个关于技术的基本事实:如果一个工具是有用的,人们就会使用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盈余》|如何实现用爱发电,并收电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wg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