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在推着我们往前走,成长中必须经历或者无需经历的事情,都曾真实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

影片是在傍晚时分看完的,由于一同观影的人碎碎念,观影感受并不太好。可能是由于听力太好的缘故又或许是影厅实在太小,耳朵里总是充斥这旁人窃窃私语。
两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前前后后想了很多。或许是代入感太强烈,觉得感同身受。
从小家里就条条框框比较多,不像周围其他家庭对自家孩子极其宽容。拳打脚踢自小没少经历过,索性应了古话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虽说方式并不太合理却也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
这可能也是我能和影片找到共鸣的一点,十来岁的年纪做不了什么抗争。离家出走吧,怕父母担心。逆来顺受一切都听父母的吧,天生的固执又让我屈服不了。无数个来回下来,人也就长大了,开始明白什么时候该放弃自己不必要的东西。
在时间里被迫长大,“爱因斯坦”丢了也就丢了,家里容不下,那它在外面能过得好也就好了。
在影片前面部分李玩不顾推倒爷爷继而接着寻找爱因斯坦的时候,在我后面传出几个不同的声音说李玩“神经病吧”。不知道是因为不认真看电影的缘故还是真的觉得爱因斯坦走失只是一个无所谓的小事。当然我更愿意理解成是他们看到爷爷摔倒,觉得李玩做的太过分。毕竟在李玩爸爸打狗的时候,他们好像都心生怜悯。回过头来,试问真的有谁在还是十来岁的年纪没有过固持己见的时候呢,多少人在往后的很多年里也没能改变这个毛病。更何况,爱因斯坦对于离异家庭环境下的李玩来说,是唯一能够真正走近心里亲近的朋友。
在大家庭里总是被忽略,连名字都是顺便取的小姑娘,因为自己的固执换来一顿拳打脚踢终于是学乖了。在父亲看来这是长大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学会了向自己无力抗争的现实屈服了,开始强迫自己改变,变成一个大人眼里长大了的孩子。
成人世界的阿谀奉承、处事圆滑,饭桌上那些成年人做的事又何尝不是跟李玩的成长一般。就如李玩为了父亲为了叔叔的面子强迫自己吃下狗肉一样,他们也忍着不喜继续酒桌上的阿谀奉承。
成长不过是戴上面具然后扯下换上另一张。
人生不再求得自己开心 没有对不起谁就已经是欢天喜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