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出台,立刻掀起千层浪。
中概股雾芯科技(旗下悦刻品牌系中国第一电子烟品牌)当夜暴跌36.54%。近期,已有A股和港股中的多只电子烟概念股跌跌不休,3月3日-11日,全球雾化设备生产商龙头思摩尔国际(15.84, 0.12, 0.76%)大跌26.2%,市值蒸发442亿港元。
连续四天,YOOZ、唯它、柚子、柏岚、极感、魔笛、可逸、刻米、迷睿、凌动、火器等多家电子烟品牌宣布现有风味产品库存和材料库存在近期消耗结束后,中国市场将正式停止生产水果及非烟草口味调味产品。
新规即将执行,实体店基本都面临着关门问题,部分代理商及实体店只能在五一前尽量多卖点货多赚点钱,囤积和提价销售非烟草口味烟弹,囤货抢购和销量大幅增长也是落幕前的狂欢,步步惊心。
强监管提出了全新的游戏规则,生产企业、品牌商、代理商、实体店将被面临一轮洗牌,离场、转型、出海,或在变化中寻找机会。监管在短期内会有些利空,但长期而言监管也为行业持续而良性的发展夯实了基础,此时需对管理办法客观解读,理顺发展思路。
于制造商而言,牌照颁发、商业行为(包括设立、分立、合并、撤销、IPO)、基建技改、产品标准、产品商标、原料购进需要提报经过国家局审查、批准、备案或制定后执行。产品将溯源,所有交易均须在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上进行。
于品牌商而言,国内除牌照颁发、商业行为、交易平台与制造商相同内容外,电子烟产品必须符合电子烟产品包装标识和警语的相关规定,烟草广告限制同样适用于电子烟,自动售卖方式或变相售卖方式将被视为违法。销售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以及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即注油的开放式电子烟均被是为违法。出海品牌商申请烟草专卖生产许可证,国内市场销售与国内监管交集较少,相对宽松。
于批发商而言,批发主体为省级烟草公司批准后的各市级烟草公司,未来将不存在品牌的国代或省市级区域代理。交易须向依法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零售方在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上进行。
于零售商而言,在牌照范围、网点布局、选址限制、交易平台、专营限制、未成年人保护上具有详细规定或限制。
由以上条规来看,生产端大批小作坊将会消失,对大型正规生产商有一定利好,出口型电子烟企业仍然以鼓励和支持为主。品牌端专卖门店体系将会消失,需要融入中烟渠道从获得竞争力上下功夫。零售端电子烟会融入原有的传统卷烟渠道,少量原有实体店将成为传统卷烟及电子烟品牌集合店。消费端口味烟被禁,中短期对市场的冲击一定是存在的,消费者势必需要时间来调整口味接受度。
在办法中未对上市企业或拟上市企业的管理进行明确说明,未对原料购销配额计划的分配制定进行说明,未对尼古丁含量比例及相关要求明确说明等,料想相关细则会在2022年5月1日前及年内密集出台,持续关注政策要求,理性应对各项变化,长期而言监管有助于电子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