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中央三台的《幸福帐单》里有一个重庆的苗族小伙分享了他与父亲的相处方式,很有感触。
苗族小伙说:与亲人的相处与沟通要少一点争执,多一点陪伴,多一点理解,多一点鼓励与赞美。
例一:以前小伙回去看父亲,看父亲种了很多土地,很心疼父亲,就叫父亲少种点,父亲不听。
小伙就对父亲说:你再种那么多庄稼,我就给你拔了。
父亲生气的说:你拔一个我试试。
小伙果然把父亲的秧苗给拔了,气的父亲半个月没理他。
现在小伙回家看父亲,父亲下地去干活,小伙就要跟着去。
父亲说:不用了,我一个人去就行,你在家歇着吧。
小伙说:爸,我是回家来陪你的,你下地干活,我在家歇着,像话吗?我心疼你啊!
于是非要跟着去把活干完。
父亲心疼儿子,又拿他没办法,说:你看看你,怎么这样的,那好吧,我明年就少种一点土地了。
于是,小伙无声无息的达到了让父亲少种地的目的。
沟通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针尖对麦芒,要顺着方向走。
例二:以前小伙每次回家看父亲,买一大包吃的,回去了就坐在沙发上玩手机,边玩边吃买回来那包吃的,最后小伙把零食吃完了,拍拍屁股转身又走了,给父亲留下一堆的垃圾。
现在每次回家都陪父亲下地干点活,聊聊天。
陪伴不是我们在一起,各玩各的手机,互不搭理,陪伴是一起聊聊近况,帮对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例三 :以前父亲去看小伙,小伙每次都让父亲换脱鞋,父亲不习惯,经常不换。
小伙就说:你看看你,叫你换鞋你不换,看看把地板踩的多脏。
父亲很伤心,觉得儿子嫌弃他了。
现在父亲去看小伙,进门后,小伙蹲下去把父亲的鞋脱下来,拿去把鞋底的泥刷的干干净净,擦干拿过来再给父亲穿上。
小伙对父亲说:你喜欢穿自己的鞋,就穿着吧,不用换脱鞋的。
后来父亲去看小伙,每次都主动把脱鞋换了。
与老人相处,不要总是说他,要做给他看。让他自身体会。
例四:以前父亲总爱说小伙不行,谁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行。
小伙就说父亲不行,谁谁家的父亲怎么行。双方总是因为这个生气,争执。
小伙也因此特别的自卑,因为父亲从来没有夸过他,总是说他不行。
直到有一次,小伙去做演讲,很成功。并传回了乡里。
父亲去赶集的时候,别人拉住他问:那谁谁,是不是你儿子?父亲说:是。然后那人又说:你儿子可不得了,他讲的那个演讲讲的真好啊!
父亲回去问小伙:你是不是搞了个什么演讲?
小伙说:是,您怎么知道的。
父亲说:我上街别人告诉我的,别人都夸你了,说你讲的很好啊。
小伙说:啊,别人也夸您了的,说您真会教育孩子,把我培养的这么优秀。
父亲听了特别开心,从那以后小伙经常夸父亲,父亲也经常夸小伙了。
我们总是把最伤人的话,说给最亲的人。可是这是对亲人最大的伤害,应该把最动听的话说给最亲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