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艺术不分国界。
其实,艺术也不分物种。
比如,就拿猪举例子,
它在我们印象中,
一般都会和“胖”、“懒”、
“肉”联系起来,
而它们的命运也都
无非变成了人们的食物。
但是,
在它们同类里面却出现了一个例外,
有一只来自南非的猪,
一不小心成为了猪中“豪杰”,
还被人们誉为Pigcasso(猪加索)。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这只猪已经成为了一名专职艺术家,
一幅作品卖2000英镑,
甚至在国际艺术品收藏市场都小有名气。
因为它独特的艺术才能,
和抽象的画风,
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猪的看法,
所以大家都将它视为珍宝。
如今,网红“猪加索”,
在南非过着惬意的生活,
每天在海边漫步搜寻艺术灵感,
偶有兴趣,便“叼”起画笔,
在帆布上挥毫泼墨。
不过,说到“猪加索”的身世,
小时候也是来自屠宰场,
但幸运的是,
它遇到了一个好主人Joanne Lefson。
故事从2016年5月说起,
在南非生活的Joanne,
工作之余,
一直关心着动物福利问题。
当她了解到大部分肉猪生活在狭小、
暗无天日的农舍时,
自己便决定实地考察一番,
然而勘察下来的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这些动物比想象中生活的环境还要恶劣,
而且很多动物因为这样的环境疾病缠身,
生存状况极其堪忧。
看到这样的情况,
Joanne于心不忍,
当下便和农场主人商量
用自己的钱买下一只小猪,
让它能进入正常的环境生存。
而当时的“猪加索”就生活在这里,
它只有4周大,
还生了一场大病,
被恶劣的环境折磨的奄奄一息。
以那时的情况看来,
它的命运,
要么是熬不过疾病死亡,
要么在熬4个月被拉去屠宰,
怎么都不可能逃过死劫。
可就在这个时候,
善良的Joanne出现了,
她说:“在工业化养殖的今天,
猪被饲养在这么残酷的生活条件中,
并且被故意回避了公众的关注。
我真希望把它们都买回家,
如果可以的话......”
于是,
幸运的“猪加索”被Joanne一眼看中,
在生命垂危之际得以解救,
这样神奇般的经历,
也使“猪加索”的命运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天天照顾下,
Joanne就发现了“猪加索”特殊的爱好,
以前不管给它什么都会被吃掉,
就算是用球逗它,
“猪加索”也提不起来兴趣。
直到有一天,
“猪加索”被一把油漆刷吸引,
这是它第一次没吃掉的东西,
看在眼里的Joanne,
就拿起自己的颜料画笔去逗它。
谁知,
“猪加索”看了瞬间提起了兴趣。
刚好之前Joanne有教过狗狗作画,
于是,她着手教起了“猪加索”画画,
一步步引导它蘸取颜料,
再让它叼起画笔在画板上涂鸦。
不过,让Joanne没想到的是,
“猪加索”竟然有着惊人的天赋,
有时候,灵感突现,
还能在画板前画个不停。
据Joanne说,
“猪加索”天生就有艺术细胞,
对色彩和构图有着敏锐的感知。
而且很多画作都极具表现力,
它还能够根据不同场合
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创作。
出现这种状况,
Joanne也是非常欣喜,
本来只是想将它当作一只宠物来养,
谁曾想原来它还有这样的天赋。
先来看几张“猪加索”的作品,
画风独特、绚丽大胆,
就连艺术评论家Marjori
都忍不住赞叹:
“这是一只很有艺术天赋的猪。”
很快“猪加索”在绘画界就闯出了名堂,
无数艺术收藏家争相购买,
作为潜在藏品投资,
而这头猪也拥有了
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
明码标价,专门售卖自己的创作。
火速的蹿红速度,
一度使“猪加索”的作品
卖到了3000英镑,
除此而外,
它的作品还冲出了国门,
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多地
巡回展览,羡煞旁人。
这般待遇与名声,
是很多艺术家一生都追求的梦想。
之后,“猪加索”的每一个新闻,
都能引起记者们的注意,
还常常占领头版头条,
而它的粉丝们也特意为“猪加索”塑了像,
让它成为城市的艺术象征。
对于“猪加索”的这些成就,
Joanne很是开心,
但她也希望能借助这样一个机会,
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动物生存问题。
在接受采访时,
Joanne就说:
“如果人们亲眼见到
这些农场动物生活的环境,
他们中的很多人以后在超市里
都一定会犹豫要不要买培根回家。”
同时,
Joanne还希望人们在了解到
“猪加索”的身世后,
可以主动与农场建立联系,
和动物们培养感情,
不仅仅只将它们当作食物看待。
当然了,
为了救助更多的动物,
Joanne承诺,
“猪加索”画作的销售款项
一律会用在致力于改善动物权益的事业上。
而今,
Joanne正在南非推动动物立法,
希望政府能明令规定动物们居住在通风、
宽敞和卫生的环境里。
或许,
“猪加索”就是王小波形容的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它用自己的命运告诉所有人,
动物们的生存希望,
同时也期待同人类成为朋友。
其实,
很多人一开始可能都会被命运设限,
但一头猪都能打破命运的藩篱,
我们又何尝不能突破一路的荆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