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26
001 “TA进步了”
我们有时会在群里听见,社群管理者对某位群友给出如上的鼓励。
这位群友以往在社群算不上活跃,有一天,他突然从低调开始变得积极,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这个社群,那身为管理员的我们,可以轻易地用“进步了”去评价TA吗?
除非我非常了解TA过去的状态,否则这样做,或许并不好。因为他可能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一直在深耕精进,而我只是以我所看到的去评价。
“读书营”,可能只是老铁们借力成长的诸多平台中的一个,并不是唯一的。而成长,一定是多元平台、多源信息的相互验证、碰撞与启发的过程,所以,不要仅以一个社群的表现衡量一位群友老铁的能力。
以上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因为我观察到,有老铁对所谓“进步”的评价所表现出的不豫,所以我觉得这个细节值得一提。
002 “TA很少出现”(1)
由上述问题引申,可以得到第二个问题:对于那些确实很少在社群里出现的人,我们如何对待?
这里面固然存在没有充分利用社群价值的人群,但也存在行多于言的实干派,他们可能只是不怎么花时间在微信聊天上而已。而后者,是社群中的一个宝藏,值得挖掘和标榜。
我们可以不定期地找不怎么发言的老铁聊聊天,甚至做微采访,了解他们的故事,分享给社群的其他人听。
这样分享的作用之一,是告诉那些确实还没有行动起来的社群老铁:
你可能看到有的人也不怎么参与社群活动,但是他们一直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努力前行,所以你也不要落下哦。
(其实,这里还涉及了另一个问题,对于一个长期性的、要发挥“陪伴”功能的社群,除了鼓励大家经常发言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可以作为老铁们参与社群的方式呢?)
003 “TA很少出现”(2)
参与社群的基本逻辑之一:
只有经常发声、主动表现,才更有可能被人看到、被人了解;而你越是被人看到,就越有机会去链接更多人,去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当我们越来越多去关注那些靠自己主动表现赢得关注的人时,那些沉默的人也在越来越沉默,甚至“边缘化”——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说这是自我选择的一个结果。
但是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我们的运营还缺少一些环节,可以更多地调动起那些相对慢热和低调的人的参与度?
不管是小灶还是读书营,这样的长期社群、这样的运营节奏,最先受益、受益最大的往往是Disc性格类型中的大D、大I。其他的性格类型,则可能需要留待一定时间磨合。但是,能否磨合得好,很多时候就看缘分以及管理组的能力了。
004 “精神鼓舞”
抽象的精神鼓舞所带来的正能量是有限的,因为它只能感染“系统一”,即人脑的情感系统。
只有切实可见的进步和成长,才能带来更持久的有效激励,因为它撬动了“系统二”——这时候,理智在告诉我们,行动是有用的。
2018.2.27-2.28
001 如何保证社非全职运营者的热情和精力呢?
节日里,牛牛的annie做完分享,私信大家询问反馈时,我提过一个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管理组为“搞活”社群投入了不少精力,为剽悍老铁们制造混社群的动力和热情。那么,作为社群运营的台前幕后人,管理组的动力和热情如何持续被创造呢?如何避免管理组产生“身体被掏空”的疲惫感呢?
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以前我以为自己在时间管理上是得法的:上班的时候就专注于工作(碎片时间兼顾社群情况);下班后,集中时间处理社群信息和任务。不管多忙,毕竟是自己主动申请管理员职务的,所以,“忙”不能总成为借口,该担的责任应该担起。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上述的时间分配方法并不完全管用。从社群运营的一面来说,很有可能当我有时间处理群消息时,我会发现:
1)楼层已堆得很高,而集中性地阅读大量消息,一则有一种落后人一步,需要抓紧补读的压力感;二则,比较容易看漏信息。
2) 等我有时间着手处理一些社群事务时,发现一些积极的战友已经帮忙把事情都处理妥当了。这样累积的次数多了,在不知不觉间,自我的价值评价就会降低。
从本职工作的一面来说:
我(包括其他很多管理员战友)还处于职业的成长期,不仅需要白天在岗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效率,还需要有足够多的业余时间,给自己的专业充电。
所以这样一想,不管是社群运营还是工作,我似乎都没有做到极致——尽管我听了那么多“极致付出,才能脱颖而出”的故事分享。
可以说,非全职运营者的时间平衡,是比较难掌握的。比较理想的一个状态是:做到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相对平衡,有时主攻工作,有时主攻社群运营,再有时主攻其他生活问题,当精力不济的时候必须要有人配合协助。
这里插一嘴:对于双重目标设定下的时间精力管理困境,前不久安叔的一次分享,确实让我收获不少。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安叔介绍的方法与我自身的不兼容之处,那就是:
如果真正成为了时间的主人,就不应该是被各类任务追着跑的状态,而应该是能够主动给自己布置任务,调剂生活节奏。
但我目前远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我会被动地陷入任务积累的境地。当这些任务压到我面前,不得不一一处理的时候,我于是开始寻找科学有效的工具和技巧,比如安叔分享的一些方法,以试图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好,话说回来,时间、精力上的困境很容易引发人们做事热情的消磨和状态的不稳定。
对此,有效的解决方法我还在摸索中,但是,根据“香蕉-橙子”原则,我们在社群运营技巧上可以做些什么呢?我有一些简单的思考:
管理员们所在的聊天组,也是社群,也需要运营,而不只是作为一个任务/心得交流小组而已。管理员们互相赋能,很重要。
我们的运营节奏是否在制造焦虑?不管是对于老铁,还是对于战友,我都问了自己这个问题。
借用安叔时间管理分享中的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读书,只看到自己有多少没读,别人已经读了多少,那压力会很大,开始行动的难度也会很大。倒不如只想着,每天能读多少是多少,先开始做再说。
这就好像,我们不断地在社群中,突出那些持续行动并且已经行动出成绩的老铁,把他们作为榜样,以形成激励效应,初衷是很好,但是对于不同性格的老铁,一些人可能确实受到了正向的鼓舞,但还有一些人,可能会更畏缩、自嘲和慌张。
所以,现在我还蛮想在我们连队每天的碎碎念仪式中加一句:
亲爱的,别管太多,别想别人,今天的你,能进步多少就是多少,很棒!
而在管理群中,感受也是类似的。如果出差闭关一段时间回来,会发现运营进度上已经落下了很多,此时要即时回归会有点难度,不得不先把前面错过的消息都补上,心里才有底。
所以,这里我想到了两点,一个是前面提到的管理组也需要运营的问题,比如,可能需要定期的小报。
另一个,我们到底如何定义“回归”这个概念?
或许,不是说一定要马上“扛起枪”,调整自己进入快节奏的运营状态才算回归;而是,透露出你现在已能调配更多的时间和注意放到社群运营上,给予其他战友支持,有这样一个消息就好,然后,再逐渐调整自己。这样,可以降低回归期间的焦虑感吧。
002 更好地发挥我们的陪伴功能
1)采访
有老铁不喜欢主动发言,没关系,管理组或者采访组,可以不定期地邀约采访(但也不强求),邀请他们倾诉、分享他们觉得有价值且想要分享的故事。
2)树洞
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群,因为正能量可以互相感染,塑造集体自信。
但是,就如我们的一生有峰期、谷期,情绪的起伏原本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人各有异。
如果总是只督促大家释放正能量,会形成情绪压力,特别是对于非典型乐观性格的老铁来说,很容易适得其反。这是长期社群和短期社群运营很不一样的一个地方:
要有情绪的疏导和陪伴
我们可以挖一个树洞,明确告诉大家,偶有抱怨、疑虑,都是正常的,读书营会陪伴你,帮助你,同你分担。
老铁们可以随自己的心意,不定期去树洞,以匿名的方式,无格式地吐槽。其他老铁看见后,觉得有自己能帮忙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在下面跟帖回复,并且不强制留名。
当然,这样做并不是指望,通过老铁们的互相留言,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彼此问题的方法。只是说,我们提供一个平台,引导大家舒缓情绪,引导大家释放压力,引导大家歇一歇,然后重新打起精神来,继续做真实、有干劲的自己。
利益驱动是一件事开始的强大推动力,但终究,回归人性、以人为本,是一件事长久可维系的源动力。
2018.3.2-3.3
001 简单运营(1)
运营的原则之一是简单,越简单的方法和方法论,越实用。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降低搞新活动的频率,而腾出时间和心力,把已上线的一些活动,做得更漂亮?
毕竟,搞事的关键,并不在多。它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创造惊喜感、新鲜感,延迟用户活跃度降低、黏性降低的可能性——那么只要搞事的频率可以满足这个目的就好了。
读书营当前的运营节奏,是“线(自由运营)—点(主题营)—线(自由运营)”式的,即使没有其他大型的新活动,这个节奏已经很不错。
那如何把已上线的项目做得更好呢?比如,在腾出时间后,管理组花更多的心思,认真阅读尽可能多的老铁的发言,跟他们交流,向他们学习,为他们点赞,提供他们足够的认可和尊重,而不只是把这些事授权给职能组代劳。毕竟,由普通老铁组成的职能组vs管理组,这两个身份对大家而言,所代表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另一方面,管理组也可以尝试参与到“每日三件事”等学习活动中,与普通老铁一起行动。以实际做法感召、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社群,而不只是以言语呼吁,否则,说服力会不够。
这样的两件事,可以提高社群参与者的成就感,以及社群跟用户的交互性。在之前分享过的《小群效应》这本书中就提到,用户活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获得成就感和反馈。
002 运营标准化
关于一些活动的运营,是不是由读书营全营统一颁布的话术和形式,实行标准化作业,效果会更好?
这对于读书营各连队的老铁来说,意味着更均等的参与机会;而对于运营团队来说,则意味着降低时间成本,是“节流”思维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