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南北地域的差异让每个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关于秋天,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为了一睹北平故都的秋貌,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再从青岛赶赴北平。
故都的秋真有这么让人着迷吗?看完郁达夫的这篇《故都的秋》,才知“秋”居然如此美,也有一种想要去瞧一瞧的想法。
《故都的秋》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散文和小说经典代表作品。其中散文篇有《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北平的四季》《杭州的八月》《钓台的春昼》等;小说篇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微雪的早晨》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85573/8fec93d9b57da393.jpg)
从郁达夫的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热爱生活的郁达夫,他把他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都融入到了文字中。他在文学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故都的秋》
秋天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平常的季节,但在郁达夫笔下,我们可以看到秋给大自然披上了不一样的新装,它是有灵魂的。比如秋天那北国的槐树,那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铺满的大地,被扫帚扫过而留下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还有点儿落寞,有一叶知秋的味道。还有那北国的特产“秋蝉”、北方的秋雨等等都让人难以忘怀。
郁达夫感叹故都的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江南的冬景》
冬天对于大多数来说,天寒地冻,特别是怕冷的人,最怕过的就是冬天。可对于江南的居住者来说,在江南的冬日散步,那是一种特异的恩惠。那是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是江南的地质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特别是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能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你根本感觉不到万物凋零的清冷感。
《北平的四季》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人人都向往的季节,可是在北平,春来得较迟,所以时间也比较短。积雪一消就要准备游春的服饰了。春来无信,去也无踪,眼睛一眨,春光就会像同飞马似的溜过。
北方的夏天,要比南方的夏天凉爽,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大热的天气,不过十日的样子。在三伏的时候,你可以在葡萄架下躺在藤榻上,吃着冰茶雪藕,听着盲人的鼓词与树上的蝉鸣,都感觉不到炎热与熏蒸。
这样的北平是不是也是你所往的地方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