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瑞士北部就是德国的风景,一路从瑞士坐火车进入德国境内之后,窗外的风景与瑞士的湖光山色差别的确很大,倒是与米勒的《拾麦穗者》更为接近,加上天气阴沉沉的,温度又逐渐变凉,稍微有种萧瑟的感觉。
跨越大半个德国来到了易北河畔的城市德累斯顿,知道这座位于原先东德地区的城市名源于十几年前看过的一副油画(View of Dresden from the Left Shore of the Elbe),当时没想过在十几年后自己会来到这里,从易北河的左岸看这座城市。
View of Dresden from the Left Shore of the Elbe by Bellotto, Bernardo
城市总体来说不大,在易北河的左岸是老城,主要的历史建筑都在这个区域,老城范围不大,走完整个老城也不需要多少时间。老城以外的地方就算做是新城,火车总站在老城的南部,但走到老城也非常的近。
对德累斯顿的第一印象,有种陈旧的感觉,历史建筑的部分墙面和雕塑上都是黑乎乎的,可能是二战时候城市被轰炸后遗留下来的,老城在修缮的地方特别多,连油画中易北河上的那座桥也在修,据说已经修了好几个月了。除此以外,有轨电车的路面上杂草很多,也没有清理干净;社区的分类垃圾桶虽然每个小区都齐全,但干净程度有点差强人意;过马路也跟国内一样,不是一定要走斑马线,只要没有有轨电车经过,在轨道上穿马路也是可以的,至少我看到周围的人都是这么做的;还有,公交车也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准点。
在路上感觉斯拉夫人不少,东正教堂也坐落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还看到很多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这也许是跟德国的历史以及城市的地理位置有关,这么多不同民族的人都能在大街上看到,说明还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或者说对于欧盟国家以外的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老城的广场上看到了马丁路德的雕像,非常高大的形象树立在广场的中央,也说明了这是一个与南部天主教氛围浓厚的意大利信仰的宗教是不同的派别。
另一方面,在街上看到很多的街头艺人,在老城易北河旁的高处露台上,看到三位小姑娘在演奏,分别是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曲目都是耳熟能详,每曲终结,周围人都会鼓掌,当然路人也用小小的硬币来认可他们的演出。而在另一边,是另一个街头艺人在卖他的绘画作品,内容就是城市中的各个场景。即使还没进入博物馆美术馆,但能感受到城市中浓浓的艺术氛围,以及对艺术的尊重。
老城的景色是古典建筑,而新城的建筑就更加的现代,有些更是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匆匆一瞥还未能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如果把自己作为一个观察者去认识一个新城市,就会有探索城市历史的好奇心,回头需要再读一些书籍和文章,才会对路上遇见的景象有更深入的理解,相信这个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城市不会让来过的人失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