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这些主食相当于“喝油”!
主食,是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也是我们每顿饭都离不开的食物。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多数人都知道炒菜要控油,但被吸收到淀粉内部的脂肪却往往被忽略。如果把这些“含油大户”当成主食来吃,很可能热量超标。
一、炒饭类
加入油盐等调味品后,原本只有米香的饭,脂肪含量会大大增加,而餐馆中的炒饭更是“油光满面”。
其实,大米本身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米饭的脂肪含量只有0.2%,做成炒饭之后,脂肪含量升高至6%~8%。同样吃一碗半斤左右的炒饭,要比普通米饭多吃进去100~200千卡热量。
不过,自己在家做炒饭,烹调油用量可以控制,用平底不粘锅也有利于省油。
配合炒饭吃的其他菜可以优先选择凉拌、水焯等省油的方式,有利于保持总体油摄入不超标。
二、炒饼炒粉类
炒饼、炒粉、炒年糕跟炒米饭类似,脂肪含量一般在5%~8%左右,相对于原料来说脂肪含量也翻了几十倍。
尤其是炒年糕,本来用糯米做的年糕就非常黏糊,炒时如果放油太少很容易粘锅,所以烹调时更需要多放点油。
二、麻花油条类
麻团、麻花、油条这些都是使用油炸工艺制作的主食,整个在油锅里“洗了个澡”,脂肪含量大大提升。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 2004》中的数据,麻团脂肪含量高达30% ,麻花31.5%,油条17.6%。
而且,与油锅里的油接触面积越大,脂肪含量越高。
三、油饼
麻酱烧饼、油饼这类食物制作时面团并未经过发酵,如果没有油做出来会很硬。为了口感与质地“双丰收”,都会在里面“包”入很多油。
麻酱烧饼除了油还有糖,从营养与热量来看,可以归为糕点、点心之类。
四、起酥面包
食品中,但凡带着“酥”字的,大都在暗示我们脂肪含量高的事实。因为要塑造食物酥香的口感,没有油几乎是不可能的。
类似糕点还有凤梨酥、金钱酥、桃酥、油酥烧饼等,都是“含油大户”。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觉得有用,欢迎分享给朋友!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经历或任何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给大家也说说。
我们是老小乐,祝你你全家老小都快乐!
另外,家族群里老人转发的信息靠不靠谱?老爸老妈总被文章标题忽悠?他们的养生总被套路?我们要:给老人有价值的信息!让家中老人跟上科学新时代!来关注“老小乐”并转发给老爸老妈吧!
这里是老小乐,祝您全家老小都快乐!
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