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响应写手雾拦满江的读书方法(他说读书要读透,就得背,比如背《论语》、《老子》等,死背熟后,再用这些理论去看外国人传记,去看这些理论在外国人的事情上能否说得通,你会发现……一部《论语》、《老子》真的可以走放之四海而皆准),机缘巧合入了一个背诵论语群,每天背三章。昨天开始背,在这个过程中对论语有惊喜的新认识,我将自己粗浅的理解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下文括号内的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准确,但是实用。
昨天的是以下这些: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
(这个“习”,除了温习,也可解为“应用实践”,学到的东西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是再开心不过了,因为有时会发现经典被现实验证了,有时会发现学到的能帮助自己理解现实,比如我最近看武志红的《愿爱照亮你生命》,就理解了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模式,应用在自己和他人身上都觉得有一定道理,豁然开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意思不用解释了吧,在我如今的年纪,更能体会到与知己好友相聚的快乐,因为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了,许多关系都随着生活的变化随风而去,历经岁月、仍能彼此深度理解爱护的感情是多么珍贵)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两句,以前我没有认真理解,现在才知道,是指人不被知道、了解但却不动怒,这确实很像鸡汤说的“不被理解是常态,不需要因为别人不理解你而感到失望、生气”。
但这是很有用的鸡汤,我们往往会因为被误解被冤枉而着急辩解、生气反驳、因此而导致冲突,但其实当时能否被理解认同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能否冷静下来,看到彼此头脑里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想法、不同思维模式,对于有可能达成一致的,冷静解说,对于不太可能达成一致的,暂时选择放弃。)
2、有子曰:为人之孝悌,而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也,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一段我开始时有点反感,虽然所说的是事实,孝顺父母的人,可能是不会坏到哪里去,但是如果像以前古代那样过分极端的孝道就太过压抑人性了。
但是我后来想,也可以解读为,真正能理解父母、孝顺父母的人,会有同理心,会有比较正的三观,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同理心和正三观,这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益)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满口花言巧语、装着和善的样子讨好别人的人,很少会有仁德——这里的关键词是“装”吧,不是真心真诚,仁的成分就不会太多。不过现在的我,觉得也不必太较真,场面话、客气话或者玩笑话总会有一些,只要自己不要被巧言令色迷惑就好)。
以上是昨天的内容,第二段花了很多时间才背会,但是这个背会的过程中,能深刻理解文句的结构之妙处,也能理解到作者的内在逻辑,确实比简单看看受益更多。
有时觉得自己看懂了,但是不背下来,可能并没有真懂,也没有真掌握。过后就忘记了。
我这些观点分享在群里,好几个朋友都很有共鸣,所以我想,虽然不成熟,也有分享讨论的价值。我想起于丹解释的《论语》被人斥为鸡汤,我没看过,但是现在想来,是鸡汤又如何?只要真的能帮助人更好更快乐通达地生活。
我又想起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多年前有朋友送给我,这书也是非常有趣生动地阐述《论语》,推崇《论语》的智慧,我想也该找来温习了。
一起来学习经典吧!真正运用好一部经典,或许已经让我们受用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