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年龄的原因,作为70后,我更偏爱传统写作。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多年来也一直断断续续的坚持着练笔,总觉得自己没有天赋,在写作方面有些痴心妄想。
平常比较喜欢的内容是散文随笔,总觉得优美的文字无法超越。也比较欣赏诗歌,诗歌总是含蓄内敛、意味深长的,短短的几句话就表达复杂丰富的内容。也会品读小小说,不到200字,却能展现一个完整的富有哲理的故事,文笔凝练。
或许是中年人的无奈,为了养家糊口花去了太多的时间。读书的时光越来越少了。小时候读过一些中外名著,当然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小说也拜读过一些。如今书读得越来越少了,书架上有唐诗宋词、四大名著、鲁迅、沈从文、汪曾祺、徐志摩、林徽因、朱自清、老舍……一些比较喜欢的书籍,可翻看的频次却很低。中长篇小说更不用说了。
仔细想想,我似乎是与这个世界脱节的,现在流行的书或网络文学,我是不喜欢的,甚至对于新兴的媒体有些嗤之以鼻,文字功力不够,内容不精美。不管怎样,有很多网络写手就这样莫名的!火了,更有些成了畅销书排行榜的常客。毫无疑问,他们成功了,而且名利双收。
是我肤浅了,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自己没有什么本事,还对别人嗤之以鼻指手画脚。自己写的一塌糊涂,还瞧不上别人的作品。
旧的没有本事做好,新的又瞧不上,怎么办?与时俱进或许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时代在变化,文字的表达方式在变化,人们的偏好也在不断变化,这也就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网络文学。
随着纸媒的衰微,想从传统途径走上作家之路,愈发困难。没有作品无人知晓,哪怕有星星点点的作品问世,由于受众越来越少,也激不起什么浪花。
如果想功成名就,需要耐得住清贫、寂寞和失败,潜心创作,然后参加各种文学奖项:
1、茅盾文学奖:每4年颁发一次,主要是奖励作品。参评作品需为字数在13万以上的长篇小说,作品。
2、鲁迅文学奖:各单项奖每2年评选一次,每4年评选一次鲁迅文学奖大奖。凡属评奖年度内在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上述文学体裁,都可以参评。
3、老舍文学奖:每两到三年评选一次。只奖励在北京创作的作家。
4、曹禺戏剧文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每届评出10个正式奖和10个提名奖。
5、庄重文文学奖:一项青年文学奖。
6、徐迟报告文学奖:全国性文学荣誉奖项,每3年评选一次。
7、施耐庵文学奖:每2年评选一次。
8、冰心文学奖:我国唯一的国际华人儿童文学艺术大奖,分为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艺术奖、冰心摄影文学奖等四个奖项。
9、冯牧文学奖:全国性文学奖项,设青年批评家、文学新人和军旅文学三个奖项。
10、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每4年评选一届。辛亥革命以前,单部作品字数不得少于20万字的历史小说。
……
这其实是个门槛很高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没有家人的鼎力支持,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付出源源不断,收获未知。
新媒体却不同,敢写,有人看就能成功。关键是看的人多了,知名度也就上去了,有了名,收益也就不是问题了。只是我转换思想的节奏略微慢了点。
传统媒体展现的是个人的文字功力,而新媒体主要是围绕读者来写的,与读者相关,对读者有用,这样的内容才到成为爆款的基因。只要有真情实感,有情绪共鸣,文笔差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略有欠缺的文笔,反而更能贴合读者的状态。好的文笔太完美了,有时有拒人之外的高冷感。
我渐渐有些喜欢新媒体了,这让我成为作家的路更短了。之所以要成为作家,是因为作家的名利。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结果达成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