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丑就要多读书健康的常识读书笔记
《心外传奇》——心脏科医生与死神的斗争

《心外传奇》——心脏科医生与死神的斗争

作者: 智智杨 | 来源:发表于2015-09-19 20:11 被阅读74次

“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进行心脏手术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外科之父” Theodor Billroth 1880

心脏外科发展史不但在技术上充满了阻碍,困难到让无数医生耗费毕生精力,同时在人们的观念和伦理上有着天然的天花板。

心脏手术时代的正式开始是在1944年11月29日,布莱洛克医生在婴儿心脏内施行分流手术。当手术结束,婴儿的嘴唇颜色由深蓝色的发绀转变为令人愉快的粉红色。当时医生的兴奋可想而知。

这样的场景在书中经常出现:病人因为心脏问题生命垂危,而在当时的医疗技术下已经是必死无疑,却总有医生愿意以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与死神放手一搏。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案例是失败的,多次失败的医生很有可能被吊销执业执照,从此身名扫地。为什么医生要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来治一个必死的病人呢?

医生的天职就是跟死神作斗争,甚至不惜以自己作为试验品。

1929年,福斯曼医生在X射线指引下将一根导管插入自己的心脏。他将一根润滑过的导尿管经肘正中静脉插入,通过观察镜子中X射线对自己透视的影像,移动着导尿管插入65CM,最终到达右心房的位置。这个实验开创了通过心脏导管术对心脏进行造影检查。

这还只是整个心脏外科的历史的小插曲,那些推动技术往前跨一大步的成功案例都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探索(这可是用绳命在冒险)。其中涉及的每一个进展,有多少医务工作者的付出和坚持。

如果说福斯曼医生的成就是大胆和叛逆的性格所致,那么更让人惊讶的是下面这个案例,简直就是挑战人类伦理和医学想象力的极限。

1954年,李拉海医生以患儿的父亲作为“活人心肺机”,用活人交叉循环的方法挑战历史上首例室间隔缺损的修补术。意味着患儿的父亲也要一起躺上手术台,用他的心脏给患儿供血。一旦失败,可就成了外科历史上第一个死亡率为200%的手术。

文中的每个人物,每项试验,每次冲突,都被描述得惟妙惟肖,引人入胜,既令人深思,又令人肃然起敬。可能是因为作者是心脏外科医生的缘故,相对科普文章来说,更加突出体现了优秀医生的使命感和职业的骄傲。更是向大众明白那些为拯救万千生灵而与死神抗争的人,是真正值得铭记的英雄。以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在前进

直到2001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一种名为AbioCor的人工心脏,可用于永久植入人体。

从否定心脏手术到居然可以用人工心脏存活,与死神斗争之路充满着医生和医务工作者的坚韧与光荣。

相关文章

  • 《心外传奇》——心脏科医生与死神的斗争

    “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进行心脏手术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外科之父” ...

  • 传奇"心外"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观摩一台心脏手术的情形。站在手术台边,看着一颗鼓囊跳动的心脏。它的跳动渐而缓慢无力,像将...

  • 历经生死劫方识人间苦,痛改前非时发愿要修行

    作为一名医生,如果没有自己亲身经历这次生死考验, 估计我永远无法认知病人是如何与病魔死神做斗争的。 在医院工作三十...

  • 重疾多次赔付

    什么重疾要买多次赔不分组的产品,来看看心脏科医生给的关于目前心梗的临床诊断你就明白了: 急性心梗和不典型心梗,在急...

  • 重疾不分组的重要性

    什么重疾要买多次赔不分组的产品,来看看心脏科医生给的关于目前心梗的临床诊断你就明白了: 急性心梗和不典型心梗,在急...

  • 天使与死神 | 番外

    天使与死神 我是天使。 我每天的任务就是在人类世界里闲逛,寻找需要帮忙的人。 我喜欢吃蛋糕,喜欢吃巧克力,喜欢去医...

  • 2020-08-21

    “心脏科的彩超怎么一直没有人动?”“我刚去问了,没有医生,正在找医生。” “老先生,你都这么大岁数...

  • 与死神斗争的白衣普通人

    对于医生,人们赋予的称呼是“白衣天使”,似乎成为了具有某种超能力的强者。 医生: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治...

  • 美好需要去发现

    一个病人在高铁上犯病竟然遇到52位华西专家医生。有内科的,外科的,还有心脏科的医生等等,医生直接为她诊断,询问病情...

  • 健康科普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心脏科医生张晶说,这不是叫你做神仙,是叫你早日升天! 抽烟会引起我们的动脉硬化,导致心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外传奇》——心脏科医生与死神的斗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ob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