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自译9-10章

作者: 奔跑的石头 | 来源:发表于2015-02-04 17:24 被阅读346次

原文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往杯子里倒水直至溢出来,不如在早的时候停止;通过锤炼使兵器锋锐,但是也不能一直锤炼下去。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够一直占有;因为富贵而骄纵,这是自己留下祸根。在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退去,这是天地运转的道理。

注:

1、持,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陆游诗》游山双不借,取水一军持。《注》不借,草履名。

又如切,音除。《古陇西行》淸白各异尊,酒上玉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2、盈,形声。字从皿,从夃(yíng),夃亦声。“夃”义为“连续添加”。“夃”与“皿”联合起来表示“往器皿中连续添加”。本义:盛满容器。说明:《说文》“盈,满器也”的“满”是动词,意为“连续盛水直到溢出为止”。

盈,满器也。从皿、夃。——《说文》

盈莫不有也。——《墨子经》

盈,满也。——《广雅》

不盈。——《易·坎》。虞注:溢也。

3、保,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的“保”字,像一个人把婴儿放在背上并伸出一只手在后面加以保护的样子,后来这只手形与人形分裂,变成右下的一点,为了平衡,又在“子”字的左下增加一点,原有象形意味就荡然无存了。总之,“保”字的本义相当于“抱”,引申为护理、抚养、养育之义,进一步引申为保护、保佑、守卫等义。

原文第10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身体与精神合一,能够不离开吗?专注使气柔和,能够像婴儿吗?清除审视内心,能够没有一丝杂念吗?治理国家爱护人民,能够无为而治吗?感知外界,能够宁静柔和吗?通晓天下大事,能够不有私心吗?万物繁衍,使新的事物出现却不占有,做成了事却不自持功劳,有高位却不为难别人,这就是真正的顺应自然。

1、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2、专气:专,结聚之意。专气即集气。

3、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鉴,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

4、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5、雌,形声。从隹,从此,此亦声。“此”本义为“就餐”。“此”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吃现成饭的鸟”、“因孵卵而留在窝里等待雄鸟送食的鸟”。本义:孵卵期的母鸟。

6、宰,会意。字从宀(mián),从辛。“宀”表家宅。“辛”本义为“棘刺”,引申为“让人难受”,再引申为“威权”。“宀”与“辛”联合起来表示“家丁头目”。本义:家丁头目。说明:古代大户人家都豢养有家丁。家丁由头目管理。家丁头目管理的手段是用荆条鞭子打人。“荆条鞭子打人”就是“辛”。

译后感言:这两章说了一个问题,就是要把握事情的度,为而不持,功成身退。为什么?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但是有一个问题,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一段放在这里又是为什么?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和第九章的功成身退有着直接的呼应关系,为什么在这里插入这一段话?

我个人认为,这里有一个内和外、表和里的对应。要怎样才能做到为而不持、长而不宰,达到这种玄德的状态,就是要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鉴、爱民治国、天门开阖、明白四达,这六个方面的修养提升到无离、无念、无疵、无为、无争、无知的极致境界,那么就达到玄德状态了。这时,自然就可以做到为而不持、长而不宰。

这一章,体现了老子的一个叙述手法,先谈道、先谈结果,再谈原因和路径。这是得道后而作的文章,所以要体会这种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相关文章

  • 《道德经》自译9-10章

    原文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道德经》自译21章

    原文第21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

  • 《道德经》自译20章

    原文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

  •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5个笔记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 道常无名[1],朴。 虽小[2],天下莫...

  • 《道德经》自译(1-2章)

    道德经已发布 道形声字。字从辵,从首,首亦声。“首”指“头”。“辵”指“行走”。“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从头开...

  • 《道德经》自译3-4章

    原文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

  • 《道德经》自译5-6章

    原文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

  • 《道德经》自译7-8章

    原文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 《道德经》自译11-12章

    原文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

  • 《道德经》自译13-14章

    原文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自译9-10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kr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