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什么?
我觉得只需要学两个东西: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
二、什么是专业知识?
每个人都在玩一个游戏,只是每个人玩的游戏不太相同,有些人在玩“打工”这个游戏,有些人在玩“创业”这个游戏,有些人在玩“投资”这个游戏...
不管你玩那个游戏,你都得尽可能多地掌握这个游戏的游戏规则。
玩好这个游戏的所有知识,都应该是你的“专业知识”。
例如你是一名产品经理,那么成为一个优秀产品经理所需要的知识你都要懂,包括但不限于:
产品经理最大的价值在哪儿?你目前所在的公司最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经理?需要负责哪些事情?每件事情需要哪些专业技能?如何做到产品总监?什么样的产品有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款好产品的方法论?你懂用户视角,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吗?基本技术、设计、运营、品牌营销要不要懂?如何跟老板、同事和下属沟通?基本职场素养要不要懂?你至少得了解互联网公司大致的运营模式、盈利方式吧......
三、什么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你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
掌握更多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能以不变应万变,遇到什么问题都不怕,毕竟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相通的。
思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性原理、刻意练习、黄金思维圈、逆向思维、复利效应、金字塔原理、决策树理论等
查理芒格称之为“思维模型”,达里奥称之为“原则”,李笑来称之为“概念”,李叫兽称之为“理论”,或者你可以称之为:“方法论”“心法”“人生算法”......不管你叫什么,你懂我意思就好
四、学习的路径
我觉得学习的基本路径是:学习——练习——实践
1、学习
跟以前的牛人学习:过去发生的案例,人家是怎么做的,留下了什么书籍和资料
跟身边的牛人学习:他们做过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写过什么,说过什么?
从生活中学:你经历过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2、练习
不管你学到的是专业知识还是思维方式,要想把一个东西装进自己的脑子里,最好的方式就是:刻意练习。
3、实践(执行、践行、做)
最后,你要把你学到的东西真正用于实践,真正把结果变得更好,同时提升对“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的理解。
(注:这三者不并不是严格的先后顺序,而是“循环往复、交替进行、互相促进”的)
五、大多数人的学习问题
1、花在专业知识上的时间太少,以至于没赚到钱,然后说知识无用
2、学了太多思维方式,但不肯刻意练习,觉得“读过、听过、看过”就算学会了,以至于没赚到钱,自己也没变聪明,然后说知识无用
3、学了很多思维方式,也貌似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写了很多读后感和心得文章、画了很多漂亮的思维导图、完成了多次线上的语音分享,但只能获得一些廉价的掌声、感谢和点赞。
针对第一个问题:
学习和赚钱无关的东西、和专业技能无关的知识,就没法创造价值,自然赚不到钱。
(学习思维方式,目的是为了增长专业知识,把自己的“游戏”玩好,赚更多的钱,更是为了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变得更幸福。)
针对第二个问题:
要是“读过、听过、看过”就会做,不经过刻意练习就懂,那学习也太轻松了吧?
读书时代尚且做不到“看过就会做题”,商业社会如此复杂,怎么可能“学了就会做”呢?
针对第三个问题:
学完了不去实践、运用、执行,结果怎么可能改变?
六、为什么很多人学了但不去用?
还是没想清楚这个道理的巨大利益
要是告诉你哪里可以用麻袋装金子,你肯定屁颠屁颠就去了吧。
所以你扯什么:拖延症、意志力不够、人性的懒...说到底还是“脑子不够”,没想清楚这个道理的巨大利益,觉得诱惑不够大。
这个道理,我在《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里说得比较清楚了,故不再赘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