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生活,淡岁月,小镇太古如往昔。

在云南剑川县城西南部,
有这样一个遗世而独立的镇子——沙溪。
它北靠藏区,南边便是普洱茶的产地,
茶马古道因此经过这里。
如今,作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
知名度却远逊于近旁大理、丽江、
香格里拉三大旅游区。

△ 茶马古道
这座保存完好的白族原生态古镇,
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
世界遗产区——老君山片区东南端。
南温带的宜居气候,让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饶,
被称为“山美、水美、坝子美、
姑娘更美的鱼米之乡和歌舞之乡”。

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
这座古镇能有如今的模样,
全然离不开黄印武这个建筑师,
长达14年默默的坚守。

2003年,为挽救世界濒危建筑遗产——沙溪寺登街,
黄印武这个湖北汉子,
作为沙溪复兴工程的主持者,
在这儿一待就是14年。
他甚至买了一栋小院子,
过起了当地人的生活。
从一名尊重历史的古建筑修复者,
变成一名乡村建造者。

自从沙溪被写进《孤独星球》英文版后,
名气与日俱增。

△ 沙溪寺登四方街古戏台
周围的变化和速度造成的失控已肉眼可见,
但在黄印武眼中,
这个用现代建筑艺术复兴中国传统的尝试,
仍然值得坚守~
黄印武和他的“孤独星球”
仁人而爱物·匠心

△ 建筑师 黄印武
黄印武,建筑设计师,
沙溪复兴工程的主持者,
今年,已经是他在沙溪的第14年头了。

△ 图片来源:纪录片《我们的家园》
2003年3月,刚刚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
学成归来的黄印武,
加入了“沙溪村落复兴工程”项目,
作为瑞士方负责人主导设计和实施工作。


△ 沙溪寺登街
沙溪古镇作为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成为联结东南亚、 中西亚
和中国内地的交通要冲,
这里,曾经商贾游客云集,三教九流汇聚。

自上世纪50年代起,
交通工具的发展切断了镇子发展的脉搏。
马帮荣耀不再,茶马古道日渐式微,
沙溪又重新回归了宁静,
眨眼间,就是50年。

黄印武刚来的时候,
木制的门窗看上去摇摇欲坠,
房前屋后堆着破砖烂瓦,
村里的人已经开始外迁。

如今的寺登街,已没有了当初萧条的模样,
而是作为“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被世人所熟知。
走进沙溪

△ 玉津桥
寺登街上,黑惠江慢慢地向南流去,
河上是玉津桥。

△ 玉津桥
经过多次改建,如今的玉津桥,
是用沙溪本地石材建造的石板桥,
谁能想到它也里经过木桥到铁索桥的历史变迁呢?

△ 玉津桥
作为当年马帮从东南方向进入寺登街的重要桥梁,
七八米宽的桥面上,
青石板斑驳的印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 玉津桥桥面
古镇概貌
过玉津桥,沿古道行约百米,
便抵达古镇中心区域的千年古集市——寺登街。
“寺登”,在白族语言中即“佛寺坐落的地方”,
是沙溪的灵魂与核心。

△ 东寨门
寺登村原设有东南北三个寨门用来防御,
03年时,一座坍圮于岁月,
一座让步于“现代文明”,
仅剩的东寨门便成为为复兴工程第一个正式修复项目。

△ 东寨门
东寨门的墙体本身,没有任何修饰,
土墙上还留有4个施工时穿脚手架留下的洞眼。
这就是黄印武修复工程的思路,修旧如旧,
让古建筑自己讲故事,
后人无需画蛇添足,来破坏这一份真实和完整。
过寨门,一条狭窄、深长的古巷道尽头,
便是寺登的贸易中心——四方街。

△ 四方街区位图
四方街位于似曲尺型,
占据了沙溪坝子中央鳌峰山鳌头位置,
又处黑惠江“s”型大弯环的顶端,
依山傍水,是一个地理位置极佳的风水宝地。

△ 四方街
整个街面,用当地丹霞地貌的特产,
红砂石板铺筑,历经百年风雨,
这些石头,已像是从地里长出来一般。

△ 四方街
当地政府曾希望把它们统统拆掉,
改造成平整而宽广的马路,
幸好有黄印武的坚守,
才保有了如今跌宕起伏的路面,
让人在历史面前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 四方街
街中心,两棵百年古槐坐镇,
西侧为兴教寺,东侧为古戏台,
两相呼应,成一中轴线,
将古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半。
兴教寺建筑群

△ 四方街兴教寺建筑群落剖面图
四方街的兴教寺,
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
是目前仅存的白族密宗佛教“阿吒力”教寺院,
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 兴教寺
寺院现仅存山门、大殿、中殿,
从山门到大殿皆在一条中轴线上,
为重檐楼阁建筑,造型独特。
△ 重檐楼阁,整个外层围廊以及下檐都搭建于平座之上,对于整个楼阁各部件的力学配合是很大的挑战。

△ 兴教寺大雄宝殿
大殿即大雄宝殿,坐西朝东,重檐歇山顶。
台明低矮,于是在修缮中重新用水泥方砖墁过。
室内无柱,是面阔三间进深三进的一个完整空间。
△ 重檐歇山顶↘

△ 台明,中国古建筑都是建在台基之上的,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称为台明。
△ 面阔、进深,简单来说就像现在的开间和进深。
△ 间、进,间说的是横向柱子之间的空间,进说的是纵向柱子之间的空间,两个柱子中的间隔叫做“间”。

△ 兴教寺大殿室内无柱空间
檐下尚存明代白族画家张宝绘制的精美壁画,
经历史的洗礼,壁画大面积褪色、残损,
现已修复三幅。


△ 兴教寺壁画《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会图》修复前、后
中殿即天王殿,为悬山式顶建筑。
△ 悬山式顶建筑,屋面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筑,称为悬山(亦称挑山)式建筑。↘

由“前铺后马店”布局的商铺和众多民居,
围合而成的宽大的四方街,
与兴教寺建筑群统一在纵轴线上。
△ “前铺后马店”,临街、临巷的房子开商铺做生意,后面的房子和院落开成马店,供南来北往的马帮、客商住宿、存货。

△ 寺登街街景
轴线末端,
造型精巧、飞檐叠角的古戏台作为收尾,
将这条轴线空间,推向一个高潮。

△ 古戏台
古戏台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群中央临街位置,
是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
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为三层楼阁建筑。

△ 古戏台
上层为魁星阁,中层为戏台,底层是商铺。
虽名为古戏台,但主体建筑结构是魁星阁,
当地白族人敬奉魁星的所在,
戏台只是其附带功能罢了。
△ 魁星,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根据修复设计的内容,
二层要改成展示历史风俗的陈列室,
过去的二层被做杂物储藏,
层高较低,于是项目组用了一年的时间,
做出了三套结构改造方案,
最终都因不符合修复的原则被放弃。

最终,项目组在项目组在每一处屋架下方,
都挂了一块20厘米的黑布条,
布条下方垂挂铃铛,
让有可能会碰头的人下意识地低头。

局外人根本想不到,
就这样简单到不可思议的方式,
还是项目组整整考虑了一年的结果。

这种看开玩笑般无奈的选择,
反而更好地维持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也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

△魁阁戏台及其两翼修复一层平面图 by黄印武
归去来兮
在村落中心公共建筑遗产的保护
和村落建筑修护工作告一段落之后,
黄印武又在没有留存图纸的情况下
开始主持修复沙溪坝的城隍庙,
并选择定居在这里。



△ 破败的城隍庙
好在城隍庙的主体结构还较完整,
当地传统的建筑工艺也没有失传,
修复工作在缓慢,但有序地推进。



△ 城隍庙修复示意图
当问及为什么留下来时,
这个湖北汉子总会腼腆一小,
说喜欢这里晴朗的天日与温和的气候。
偶然间,他轻轻说道,
留下来,是为了看看它怎么发展。

随着古镇的修复,来沙溪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给当地人带来财富,也悄悄转变着人心。
村民们开始慢慢地回到了人气聚集的村庄。

可随着外来资本的不断注入,
沙溪的发展开始失控。
离黄印武预想中,
让本地人过上更好生活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当地的人们选择把房子租给外地人,
自己搬到更远的地方盖新房,
老房子在他们眼里,从来都不是文化遗产,
而是换取更好生活的工具。

历史从是惊人的相似,
在21世纪的今天,沙溪的黄印武
也面临50年代末费孝通行访江村时的疑问,
农业增产了百分之六十,
而还是有人感觉到日子没有二十一年前好过。

不过黄先生和费老都相信,
中国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的本性,
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人人心中都还存着“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念想吧。

于是,这位孤独的乡村建设者,
开始提议用集体化的经营模式,
去帮助沙溪人抵御发展过快的诱惑。

他相信,如果实践能证明这种方式可行,
寺登村的村民终究会回来的。
说在最后
行文至此,“沙溪复兴工程”的乡土困境还依然存在,全球化遗产运动下,无数如沙溪寺登村一般的乡村,原先的生存模式被打破,在裂变式的社会转型中,“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种歌舞升平的乡村复兴背后,农民离乡别土,城里人在他人家园上建造“乡土理想”的现实,也需要被重新摆在桌面上正视。
黄印武曾说过,“复兴的目标和意义”,就是让人重新生活在这个空间里。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没了香火的兴教寺、灭了炊烟的四方街、失了热闹的古戏台,这样的复兴到底是不是我们的本意,最终的意义又归于何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