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598004/3bd18186031d9106.jpg)
结婚三十年,因为自己是远嫁,与自己的双亲聚少离多。虽少聚,但平时联系还是经常要的。过去联络不便,靠书信往来,现在是副联网信息时代,想家,想父母就给母亲打电话,或语音微信。再让父亲转接。现在的父亲已经几年没有用过手机了。
书信联络的那些年,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飞来飞去的书信在贵州高原和江苏平原之间辗转抵达,时间上的周折可想而知。
最让我难忘的是收到父亲的来信。总有“老人面前尽点孝”这样的字面提醒。我知道,父母都是特别推从“孝道”的人,就拿今天八十三岁的父亲生活中的例子来说,那也是一面明亮的镜子。
祖父祖母都已仙逝五十年有余,但我的父亲仍然记得两位老祖宗的出生日,每一年的那两日,都要在阳间给他们上香,让母亲作几样能上桌的小菜,为老祖宗庆典。
上个月我回了趟老家,一日与母亲和妹妹坐在姐姐家小院子里母女几个畅所欲言,快八十岁的老母亲突然说,说句心里话,你家几姊妹做的已经够好了,特别是你大姐,从年轻一直到现在,没少为我和你们的父亲操心……
姐姐听了,连忙说,老妈你别这样说,成祥(我姐夫)家这边老人都逝去的早,现在就剩你们两个老人在眼睛边,我累点又算什么?只要你们好好活着,爱惜身体,多陪你们几年,就是生活对我们的恩惠……听了姐姐的一席话,我们都感动至极,都赞同,只要健康活着,比什么都强。
其实在我与妹妹的心底,我们一直是非常感谢大姐的。父母一生生育五个孩子,两儿仨女,我和妹妹都是远嫁异乡,父母面前,要说尽孝,那真的叫惭愧。
隔日就来一趟为我家老太太搞卫生的阿姨今年五十六岁,昨天来后我们聊了会天,这才知道,阿姨和我一样,也是远嫁。只不过她娘家在南通。我说,南通离这里近,你应该经常回老家吧?阿姨说,近是近,我也难得回趟老家的。为什么?
原来,阿姨的父亲在她小时候就已经逝去了。她有一个哥和一个姐,但哥哥是英年早逝,据她所讲是出意外事故走的。现在南通有个姐姐,她们姐妹俩深知母亲一生不容易,姐妹俩对她们现在已经九十多岁的母亲承担了一切养老责任。
应该的。我说。但离这么远?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有些疑惑。
我姐照顾我妈好些年了,我前年就把我母亲接到芦墟了。你要工作,谁照顾呀?我妈就住在我服务的工作单位,敬老院服务中心。每天生活得开开心心。阿姨笑着说。这就是她最好的归宿。
每个月得多少费用呢?
因为我是里面的员工,母亲的照顾由我一个人承担。很优惠的,每月只出1000元,照顾由我一个人负责。这样好的待遇,哪里去找?这样一来,我既可在退休之后还能继续工作,又可尽孝。真是一举几得。阿姨说完,自信和开心露在脸上。
那你老公家这边的老人呢?你管么?管呀。怎么可能不管?这边还有个公爹,八十多岁了,和我们住在一起。就因为这样,我才让我妈住在养老院。现在这样蛮好的。不过我公爹身体还算硬朗,一日三餐只要给他做好,他自己拿来吃是没问题的。
看我,光顾着说话,该走了。阿姨最后朝我看了下,笑着告别。噢!好的。
看着阿姨急匆匆推着电瓶车离开。我若有所悟。其实这一切,证明这位阿姨是个有心人。真的,如果没心,又谈什么孝道?
2020/08/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