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九歌·国殇》 赏析

《九歌·国殇》 赏析

作者: 云云众聲 | 来源:发表于2019-06-13 08:56 被阅读0次

@马嘉成

九歌·国殇 赏析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空气中迸发出血腥的气味与刀枪碰撞的尖利声响,大战爆发了。对面的秦军旌旗蔽日,箭矢如雨点般洒下,楚军逐渐落了下风。“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短短几个字,用“凌”、“躐”二字表达出对敌军的愤慨。而后半句则借助马的死伤侧面反映出伤亡的惨重。虽然对战况的叙述简短,但恰恰契合了战争的急迫与紧张,渲染了极度焦灼的氛围。楚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而就在这时,楚军的主将“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他毫不惧怕,擂起战鼓,鼓舞士气,一时间天怨神怒。与当时危险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楚军将士的勇敢无畏和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霎那间便使其形象变得更加高大伟岸,激发出人们的敬意。但是楚军还是失败了,尸身尽数弃于原野。仅仅十句,描写战争从开始、高潮,再到落幕、余音,一气呵成。视觉与听觉互相烘托,生动真实地还原了场面,极写出战争之惨烈、残酷与悲壮。至此,一场战争落下帷幕。

硝烟散尽,余音终喑。寂静中情感满满地生长。对于那些阵亡的将士们,由于楚国战败,没有人为他们操办丧礼,进行祭祀。生前视死如归,死后亡魂思归。对阵亡将士的惋惜溢于言表。“心不惩”,“不可凌”,“神以灵”,“为鬼雄”。屈原在此毫无保留地歌颂了他们的勇武和爱国精神。本文中没有用到屈原常用的“香草美人”的意象,但是犀甲、吴戈、秦弓与玉枹对于他们比香草美人更加贴切。

屈原推行变法改革,欲重振大楚,和旧贵族与保守势力对抗。但是他的理想与付出都随着变法的失败与郢都的陷落付之一炬。不论是他自己还是那些阵亡的兵士,都是衰颓路上的牺牲者。尽管与有形无形的敌人殊死搏斗,却没能见证光荣的胜利。国殇之所以不同于九歌其它篇目,以悲壮深挚的情感代替了华丽的文辞,既是因为屈原对壮士们崇高的敬意,也是缘于自己对此深刻的理解。有了感情的基础,国殇才在楚辞中得以独树一帜,放射出中华民族精神中千百年来不变的坚毅与刚强。

相关文章

  • 《九歌·国殇》 赏析

    @马嘉成 九歌·国殇 赏析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空气中迸发出血腥的气味与刀枪碰撞的尖利声响,大战爆...

  • 九歌·国殇

  • 九歌.国殇

    民国时期的一天,熊十力把冯友兰给他的中国哲学史狠狠地摔在地上,对他说:你说良知是个假定,良知怎么能说是假定?良知是...

  • 九歌·国殇

    九歌·国殇先秦·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

  • 九歌·国殇

    九歌·国殇 先秦: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

  • 《九歌·国殇》

    作者:屈原 译者:水石山房主人(仗剑书生) 我高中时读过《离骚》,觉得太过艰涩,几乎没记住什么,此后多年,也没再正...

  • 九歌•国殇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

  • 【先秦卷】54《楚辞·九歌:国殇》:生当人杰 死亦鬼雄

    《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 九歌·国殇⑴ 操吴戈兮被犀甲⑵,车错毂兮短兵接⑶。 旌蔽日兮敌若云⑷...

  • 程千帆推荐古代辞赋篇目

    屈原5篇 《九歌·湘君》 《九歌·山鬼》 《九歌·国殇》 《九章·涉江》 《九章·橘颂》 佚名1篇 《渔父》 宋玉...

  • 屈原《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歌·国殇》 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ad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