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大型房企违约引起信托市场广泛关注。
不完全统计,2021年8月以来,信托行业共发生产品违约事件33起,涉及金额162.23亿元,其中,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达114.99亿元,占比达70.88%。
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7月全行业共发行241款416.1亿元的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相较于上月的481款794.2亿元的规模,在发行只数上下降了50%,在融资规模上则下降了47.6%;而与去年同期的516款755.56亿元的规模相比,在发行只数上更是同比锐减了53.3%。
在风险项目兑付方面,信托行业内依然存在采用滚动发行,借新还旧;发行TOT接盘;用自有资金垫付等方式进行隐性刚兑的现象。
对于存续额度较大的头部房企风险项目,信托公司其实并没有刚兑的实力。在地产业务风险集中爆发之下,受限于信托公司兑付能力,破“隐性刚兑”或成为必然。
主要方式包括:转让信托资产给AMC;自行盘活(委托代建);拍卖抵押物,转让抵押项目公司股权给其他开发商等。
今年5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进信托公司与专业机构合作处置风险资产的通知》鼓励信托公司与专业机构通过批量转让、财务重组等方式处置风险资产。
公开报道显示,6月22日,中国信达与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信托业风险资产处置、信托公司风险化解、金融服务及其他多个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推动信托业风险资产处置生态圈建设,共同助力化解信托业风险。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在地方AMC领域有股权布局,行业内亦不乏信托公司与AMC达成战略合作的案例。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东方资产收购信托公司不良债权原值165亿元,同比增长251%。
不过,就AMC目前在信托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发挥的作用,上述南方地区某央企信托公司管理层人士直言,“AMC公司目前并不专业,干了那么多年,其实只是‘二道贩子’。”
“雷声大雨点小”,对于AMC参与处置信托行业不良,上述北方地区某央企信托公司内部人士直言。
据了解,此前,AMC机构在参与受让信托不良资产业务中,存在帮助信托公司代持不良,隐匿风险的操作。部分信托公司在自身地产项目出现不良之后,则亲自参与项目处置。
对于如何解决目前存量的风险项目,上述北方地区某央企信托公司内部人士直言,“花时间磨,没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