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所阐释的人本主义思想,尤其是不优先顾忌他人感受的部分,让人倍感鼓舞,或许是平日里过于庸人自扰的缘故。这种思考方式,虽感觉自大,却是无可反驳。
作者尝试用哲学来引导问题的走向,我认为这也是必然。在我所做过的尝试中,“价值”“意义”几乎都是不可回避的路口,一个写着“野区”的路口。对阿德勒而言,这条路从哪来,会到哪里去,都没有意义。重要的是,眼下的你,是决定去探险,是停在路口观望,还是继续走回康庄大道。一直以来,意义一词都是褒义词。有意义的想法很多时候被用来替代无意义的行为。然而却一直忽略了一点,“意义”并非是绝对的。一件对你意义重大的物品,对他人而言可能一文不值,尤其是非经济相关的不可量化的精神价值。而这个价值,我认可阿德勒,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是一种被需要感。
既然是个相对性的概念,那也就不所谓褒贬。意义这个词,放到全人类的范畴来讨论是不是也就因此失去了“意义”?
这么一来“被需要感”就必然会有缺位的时候,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在为了自由但又不迎合他人的时候,在无人可迎合的时候,如何填充空虚的价值空间?把自身与大自然相融,是阿德勒的答案,“存在即意义”。作者在对话中举了子女对生病父母说话的例子。我需要你,并不因为你有什么。虽然这句话的确很让听者幸福,却不能让人对“意义”的解释信服,因为这是意思明确的“被需要”。当你对自己说“就算我什么都没有,也会有被需要的价值”的时候,下一个想法是什么?是幸福还是不停的追问?被谁需要?什么价值?如果是这样的反应,大概是很难真正建立与大自然的连接了。而这恐怕是哲学最严肃的部分——我是谁,也是阿德勒的学说里唯一让我觉得过于突兀的地方——并不能让人专注当下,因为切实可感的确定性依旧得不到满足。这确定性,我更喜欢用“控制感”,才是被需要的核心,因为“可控”是减少危险的有效举措,追求稳定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反对的——活着是为了追求意义、认可感,而其本源上是追求控制感的话,那么也就可以得出“活着是为了活着”的结论。而这与阿德勒的主张并不矛盾。活着是为了活着,大自然万物在每个生命的延续与循环中生生不息。
由此,便有了一个令人好奇的话题。目的论与原因论是针锋相对的么?还是一个问题在不同层面上的体现?矛盾而统一?
其他杂念:
1.具有确定性的价值体现在物质上,人们也会将预期能影响更多“物质”的主体或行为视作更有价值。自卑是对主体价值的贬低,故专注于如何通过行为来增加对“物质”的影响程度,而不是思考或焦虑于“预期”价值,只有行为才会内化为能力,才不会慌。
2.某些缺乏自信的时候,“稳定”会变得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会逃避改变)。
3.分离课题是对付冲突的手段,与人沟通合作是需要建立共同课题的。
4.控制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效率的来源。只有当人类不再需要谋生,才不需要控制。
5.认可是一种限制,但我并不认为“不需要认可”是可行的。自由也绝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只有明确了范围并受到广泛接受的自由,才能发挥自由最大程度的效用。但无论是追求认可还是追求自由,都是追求简化问题的做法。好处就是提高效率,区别是分别着重于整体效率和个体效率。比较鲜明的例子就是西方爱批评中国人对个体缺乏关注,而中国人则嘲笑西方政府的办事效率。认可感可以来自任何“受关注”的行为,当认可感足够的时候就更容易感受到“认可的束缚”。当自由过度耗费精力以致混乱时,又会反过来追求认可来寻求“确定性”。此时认可可以是任何的价值声张,越是简单粗暴越是赢得追随。
6.表扬必须有实点,否则就是一种看低他人能力的居高临下。
7.人生是否需要深刻?如果每个节点都认真度过,是否还会有深刻一说?
8.不用线的形式看到达了哪里,应关注如何度过这一刹那。点与线的关系。
9.真正的自由需要经过对自然欲望的抵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