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关于读书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是作者之前拆书的合集。我是因为想知道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读这本书的。读完以后,发现回答这个问题的内容就那么短短四十多页,剩下的就是作者具体的拆书文章,可以当做之前作者提的方法的例子,也可以通过这些拆书笔记快速了解一些其它书中的观点、方法等。下面就谈一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读书&时间管理。
关于读书这件事
1. 开卷有益:对任何书而言,都是开卷有益的。因为,如果是本好书,读完以后自然会带来很启发和收获。如果书的内容不好,也可以思考哪几点造成这本书不好,要是自己来写,怎么把这本书写好。也可以思考这本书哪点好,为什么内容不好还是这么畅销等等。
2. 知识体系架构:很早读过的一篇文章给我很深的印象,大意就是说如果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架构,碎片阅读并不会带来益处。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苦苦追寻如何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主题阅读。而这本书里提到了更进一步的方法,除了用主题阅读这样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列提纲的方式。即先把基本框架列出来,然后看书的时候可以和自己列的框架相比较,不全的补完,有偏差的思考。
3. 输出:应该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书是读完了,但是过了一阵,却不记得书里讲过什么内容。面对这样的状况,输出自然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之前我知道的输出方式是写书评,就是现在这样的模式。不过这本书里还提到可以拆书,写书评PPT,还可以通过微博@作者。当然,后一种输出方式,还是需要建立在作者健在且有微博的基础上。
关于时间管理这件事
1. 关于目标:没有伟大的目标,就不要谈时间管理。因为没有目标,即使做好了时间管理,有了很多时间,也不知道做什么。这个观点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是这次让我领悟到光有目标是没有用的,要有一个伟大的目标。这个伟大的含义,不是普世关于伟大的定义,而是关于自己。这个目标如果能够让自己魂牵梦绕,心中念念不忘,才能用伟大来形容。
2. 关于书写时间清单的意义:时间清单不是为了知道有多少时间浪费掉了,而是要清楚自己的有效时间一天有多少,有没有用满。有效时间就是指那些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去做有助于达到伟大目标事情的时间。书上有提及普通人是2小时左右,大神级人物大概是4到6个小时。所以不要再谴责自己浪费时间。如果这一天用满了有效时间,那么就可以安心读过这一天。
3. 关于碎片化时间利用:现在我们有越来越多的碎片时间,怎么能充分利用而不是都用来刷微博呢,那么就需要知道一段时间内能做多少种事情。例如如果有1分钟能够做什么,要给出3种以上的答案。这样,当我们有了一点点时间的时候,不会头脑一片空白,犹豫一下以后又习惯的点开了那个黄色或者绿色的App。
当然,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书籍的理解都不一样。最后附上全书的思维导图,希望能借此来部分抵消此书评的片面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