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昨夜星辰》读书笔记69

《昨夜星辰》读书笔记69

作者: 平原雪 | 来源:发表于2023-06-15 23:22 被阅读0次

    《11 叩问与回响》笔记1

    黄昏的时候容易心生惆怅,月夜里会感到更加孤独。花落下去就觉得青春不再,秋风一起余生好像更短了。自然里的许多物象被写进诗里,经过诗人心灵的改造,成了在时间里永恒的标本。

    但我想自然对诗歌的意义、对人的意义远不止这么简单。自然不仅仅会触动人的喜怒哀乐,也不仅仅是作为书写的对象被刻进诗里。自然其实永远在那里,它沉默着,但也接纳着,启示着。

    徒劳无功的寻访

    1.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人来找隐居在山里的隐者,但是没找到,只遇到一个童子。

    徐增(《而庵说唐诗》)说:

    “此诗一遇,一不遇,可遇而终不遇,作多少层折。”

    失望了,落空了。但是“只在此山中”,又好像可以遇了,心里升起一点希望。结果“云深不知处”,最后终究还是“寻隐者不遇”。

    2.“不遇”类型的诗

    李白的《访戴天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李商隐的《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3.诗意发生的空间

    有缺席的人,诗意往往就会在这次缺席里产生。诗人和他者之间产生了距离,这段距离就是诗意发生的空间。

    团圆了,皆大欢喜了,就没有诗了,就完全成了世俗生活本身。

    白居易写《问刘十九》: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最后停在一个问号那里,停在一个期待那里。诗意就产生于这个期待,产生于未知。

    诗意往往产生于那个“空缺”的部分。诗人会有一种想象,而读者在读诗的过程中也会加入自己的想象。

    另外,“不遇”这个结果其实带有很强的哲学意味。这个朋友往往还有另外的身份,道士,和尚,或者是隐士,总之就是远离世俗的人。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种渴望,一种暂时从俗世抽身的渴望,一种安顿自身的渴望,一种获得某些答案的渴望。

    但结果是“不遇”,寻访好像是徒劳无功的。

    欢迎阅读+点赞,我是平原雪,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以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开通简书会员。

    平原雪邀请你免费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简信我,领取旗下会员福利,进简书写作社群,参加各种有奖写文活动(自由选择)!

    我旗下会员点此链接续费,可以简信我领取续费奖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昨夜星辰》读书笔记6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hk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