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证明知识的真理性,就要通过检验。而论辩之所以可以纠正知识中的错误,是因为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可以暴露错误,从而发现真理。
知识的真理性难以依靠单一的观点形成。因为单一的观点往往具有片面性,考虑的不够全面,不能从多个角度展现知识的适用性,而如果知识不能被普遍适用,那么它的真理性是让人存疑的。同时,一个观点往往会受到所处的时代背景,普遍价值观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某个观点在当时具有“真理性”,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也可能被后人所推翻,因此,从单一观点来验证知识的真理性是有局限性,难以充分论证的。
要验证知识的真理性,必须让不同的观点进行论辩。不同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知识进行剖析,发现知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能不断改进和完善知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且,在论辩的过程中,不同观点可以互相借鉴,甚至融会贯通,激发出对知识新的认知,让知识能不断发展更新,从而更接近真理性。
尽管论辩可以证明知识的真理性,但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首先,传统社会“尊师重道”的观念比较根深蒂固,对老师或者权威人士提出的观点,人们往往难以表达和他们不同的或者相悖的看法。其次,受到科技发展和教育水平的限制,由于大多数人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不能提出差异性的观点,不能参与到知识真理性的论辩中来。最后,如果缺少相关激励机制推动人们去组织和参与到知识真理性的论辩,那么人们也就习惯性的接受能获取到的现成的知识,不愿意费时费力地主动分析和提出不同观点。
那如何解决这些苦难,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到知识真理性的论辩中来呢?首先,人们应该培养自己批判性的思维,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同时社会应该对新观点有更包容的态度。其次,要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让更多的人能学习和理解多领域的知识,从而有能力参与到知识真理性的论辩中。最后,社会应该出台一些激励政策鼓励人们参与到知识真理性的论辩中来。
综上所述,知识的真理性是在不同观点的论辩中得出和不断发展的,需要一个更包容的社会环境和更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才能让论辩成为知识界的常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