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之心——夫子家
我出生在河边,从小就听老人们常说一句话:在河里淹死的,大多是会水的人。
所以,我从小就有些怕水,至今游泳只会狗刨。有人会说,因为怕死就不游泳,岂不是因噎废食?
我也反对因噎废食,而且,仔细琢磨老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发现这里面存在着偷换概念的问题。
这句话的本质是拿会水和不会水的两类人溺水的概率进行比较。因为会水的人接触深水的概率更高,所以会水的人出事概率相对更高,这也算是正常的事。
不过,老人们说这话的本意,并不是跟子孙们玩语言游戏,换种表达方式就是这样:水性好也不能大意,稍不小心随时会有危险!
由此,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各个时空,竟能与这句乡间老人规劝儿孙的朴素话语联系起来。
交通事故中丧生的人,要么不遵守规则,要么疯狂飙车,要么对恶劣天气准备不足,要么车况不好,要么酒后醉驾……总之,都是对危险准备不充分,或者说根本不怕危险。
反腐倡廉中倒下来的各级干部,大多能力很强,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在做出一定贡献的同时,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要的伸手去要,并且心安理得,或者铤而走险,心中没有惧怕。
不怕,有的是因为无知。俗话说,无知者无畏。有一次,我在动物咬伤门诊,听说有一小伙,被狗咬后,没有及时就医,一个多月后,死于狂犬病。令人惋惜之余,也为这种无知而感慨。
不怕,有的是因为膨胀。清初权臣鳌拜,贵为三代元勋,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晚年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居功自傲,擅杀大臣,私欲膨胀,结党营私,藐视皇权,终被康熙生擒,老死于囚牢之中。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无数史实证明,无所惧怕的人,终将被历史的车轮辗压得面目全非,而人类文明的主流,永远是怀着敬畏之心负重前行。
我在行政岗位的一位导师,日前聊天时问我,是否记得十五年前我们同在一个系统工作时的一篇工作报告的题目?我一时语塞。而这位导师的工作生涯中,类似于这样的行政范畴类工作报告数以百计,历经十五年,其间字字句句,唯有铭刻在心,方可于今日倒背如流啊!这不仅是敬业,这更应称之为对工作岗位的敬畏。
晚明科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在仅仅54年的人生中,以生命为代价,以广博而深厚的人文情怀为精神底质,无数次履险临危,一路上穷困潦倒,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科考之旅,历经今天19个省份的100多座城市,徐霞客及其呕心沥血之作《徐霞客游记》,闪耀出我国古代科学精神的耀眼光辉。这是对科学的敬畏,更是对自然的敬畏。
钱钟书笔下“最美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她在《走到人生边上》中说道,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杨绛先生的一生,是对生命无比敬畏的一生。
敬畏,是一种态度,是一种道德,是一种精神,是人生智慧的开端,因为敬畏,生命得以理性的无限延展。
我们,需要敬畏之心。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