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每天晚上都要两三点钟才睡,虽然他常常保证说:我今天晚上十二点钟之前一定会睡觉的!然而,第二天他往往12点钟才出现在微信上,默默的发来一个皱眉的表情。你就知道,嗯,昨天他肯定没有说话算话,多半不是两点,就是三点才睡。
嗯,为什么明明知道熬夜不好,但是却总是控制不了自己呢?
熬夜坏处真多啊:第二天没办法早起、去公司打卡就会迟到、迟到就拿不到全勤奖;熬夜对身体不好,头发越来越少,脂肪越来越多(熬夜的人总喜欢吃点宵夜嘛);熬夜还会让人怀疑人生:明明说好要早睡的呀,怎么不知不觉就已经半夜一点了呢?我怎么就改不了这个坏毛病呢?
坏处这么多,为什么该熬的夜还是没有少熬呢?
作为一个从来不喜欢熬夜、甚至可以说讨厌熬夜的人来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这种行为简直无法理解嘛:早睡有这么难吗?不就是到点、然后洗脸刷牙洗脚上床躺着这么简单吗?这和人饿了就要吃饭一样自然呀,到点就该睡觉呀!
直到读研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心理学培训,老师是来自北大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心理学专家,她的观点是:
任何一个行为,不管表面上看起来多不合理,但是只要能够持续下去,就说明这个行为是给行为的主体带来好处的,这种好处,有可能旁观者根本无法理解,就连行为者本人也没有意识到。比如有些孩子会自残,这是一种伤害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做呢?后来发现,很多自残的孩子是因为在家庭里得不到关注和爱,他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在小组讨论时,有一个老师就把“熬夜”这种行为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结果惊讶的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想摆脱熬夜而不能。于是,大家开始分析为什么,也就是熬夜这个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
有人说:觉得白天的时间都不是自己的,是工作的、家人的,但是就不是自己的,所以一到晚上就舍不得上床睡觉,因为只有这段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经常把睡觉的时间一拖再拖。
有人说:觉得自己白天做事特别容易被人打断,晚上的时间比较安静,可以用大段的时间来做需要思考、创作的工作,那种喝了咖啡的兴奋感,,不熬夜的人还真的体会不到!
还有人说:常常会在某个任务的deadline前熬夜,因为第二天就得交货了,再也没理由拖延了,只能熬夜完成。而且熬夜的结果好像还不错,于是就慢慢养成这样的习惯了。
还有好多好多熬夜的好处,不分析你还真想不到!
正因为有这些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好处,在不断的强化熬夜这个行为,所以要改变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改变,就意味着要放弃一些既得利益,而放弃之后,新的行为模式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还不知道,就算能够带来好处,也可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看到。
放弃现在亲身感受到的好处VS获得某个未知的好处(也许还不一定能得到)
你觉得,你的选择是什么?当然是保持原状啦!
那是不是,熬夜这个行为就改不了呢?
也不是,其实最重要的关键,就是找到对你来说,维持熬夜这个行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从熬夜当中获得的好处是什么,然后把这个强化品去掉,或者找到另外一种更好的能够获得这个好处的方式,也许你就能改掉这个习惯了。
如果你熬夜的好处是找到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那你可以试着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和家人沟通,每天固定给自己留下一段时间独处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你也许就不需要再持续熬夜这个行为了。
如果你熬夜的好处是获得大块的高效率时间,那你也许可以试试在白天用一些能够帮助自己专注的工具,比如番茄工作法,培养自己在任何场合都可以专注的能力,那你就不用通过熬夜来达到这个目标啦。
至于你通过熬夜赶在deadline前完成任务,也许你可以试试找个人监督你,把任务分解、排期、提前完成,还留足够的时间来优化、完善,也许这样完成的任务,比赶在deadline前熬夜完成质量更高,能够收获更多正面的评价,那久而久之,熬夜就没那么大吸引力了。
当然,如果你说你就是喜欢熬夜,就是一个天生的夜猫子,那你就抛开周围批评你熬夜的声音,愉快的享受熬夜的感觉吧!
(无戒日更训练营第八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