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我总体赞同平克的观点,而且他提供的丰富的例子,心理学分析和对概念背后思想的分析为许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答。
我们大多数人或许不会真的完全支持语言决定论,但也不会真的认为语言的决定作用几乎没有。
沿着平克的思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光谱,一个语言与生活和世界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光谱,这个光谱两端的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或许不那么相同。
语言与世界的结合
1 最松,几乎不必要结合。如“墨迹测试”,也就是罗夏测试,给受试者一个随意墨迹的图片,让他说看到了什么的一种测试。这种测试的特点在于没有任何的生活需求做引导,语言、心智和生活需要在这里毫无关系。通过这种情况做出的观察,对真实生活中的语言没有任何参考意义。章节中提到的泽莫人“还原”图片就是类似的测试。
我们还可以把实验设计地更加极端,给一个人两个完全相同的硬币,不作任何提示,让他选一个。想象一下作为受试者一定一脸疑惑,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任何结论,无论是否有规律性,对现实生活都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2 最紧,语言中哪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词语。如东西南北,上下左右,或者食物、危险、父母等概念。即使语言中缺乏某些词汇,但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类似的信息,所以必然会有能力进行识别。在这里,语言具有的看起来的,形式上的缺陷会被生活经验补充,因为有丰富的生活需求和场景,人们不容易出太大的纰漏。比如爱斯基摩人的雪的概念和说英语的滑雪人的雪的概念。英语本身不具有太多形容雪的词,但常年与雪打交道的滑雪人,为了生活需要,必然会发明或引申出足量的雪的词语。
语言与生活联系越是紧密,生活中能印证语言表述的场景越是丰富,语言的决定作用就越是衰弱。
而语言与生活毫无联系的场景,又不是真正的语言,因此也不需要讨论。平克似乎通过将光谱两头的例子的反驳完成了全光谱的论证。
然而大量的语言场景并不是这两种,而是中间态。是那种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但又缺乏足够经验和紧密结合程度的例子。
首先,比较靠近“松”的那端的例子,也就是人们生活中努力用语言讨论那些似乎不该用语言讨论的例子,如哲学、诗歌、艺术、道德等等。或者是常见的人生智慧,语言修辞等等。
这其实本质上与作者提到的“缓存”概念是一样的。不同的语言结构会引导族群在讨论不同问题时思想进路不同。不过作者强调,我们生活中总是有足够的场景来让我们克服这种语言特色带来的分歧,通过更多的经验实现融合。但并非所有语言都有机会被经验印证。如我们熟知的“波粒二象性”就是一个例子。人们的语言和现有知识结构无法准确描述事物的存在状态,进而使用了两个矛盾的词来描述,由此造成的困扰显而易见。而且短时间内并无办法经过充分的知识来克服这种困扰。
而人们无法理解,把握不了的东西,可不仅仅是波粒二象性。
其次,还有许多语句,原则上可以有丰富的知识来补充,但是并没有机会实现这种补充。比如本书一开始举的例子布什说“据悉伊拉克试图购买浓缩铀”。里面暗含这事是真的的内容,会对听众思想造成暗示。但是,听众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或是机会当面对质,事情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就像作者说的,句子的暗示就像作伪证,可以骗得了一时,但骗不了一世。不过,生活中的句子并非总有机会被用“一世”来澄清,“一时”的得逞,或许已经是最终的得逞了。
平克应该不会否认这些例子,但他或许会认为这些情况并不是语言与生活关系的规范状态,是没有经过完全发展的中间态。
那我可以说,原则上,平克说的是对的,语言无法决定思想。但是实际上,语言作为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在很多实际情况下,真的起到了堪称“决定”的重要作用。
平克最后引用了很有趣的两句话
“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曾说过:“语言是智者讨价还价的筹码、愚人滥花浪掷的金钱。”
几个世纪后,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 Sassoon)再次唤起了人们与此类似的联想,他写道:
Words are fools
Who follow blindly, once they get a lead.
But thoughts are kingfishers that haunt the pools
Of quiet;seldom-seen……
语言好比愚人
一旦遇上引路人,便盲目地随波逐流。
思想好比栖息在静静池塘边上的翠鸟
似露非露、若隐若现……”
只是,我们并非都是智者,当然,也并非都是愚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