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朝5晚9”是特指早上5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的生活状态。这当然不是常人的作息习惯,最近一个为大家熟知的坚持如此生活的人就是日剧《朝5晚9》里面的山下智久扮演的帅气男主。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1143/1b21211106baa860.jpg)
没错,他每天都过着朝5晚9的生活。他,是个和尚。
关于坚持早睡早起的诸多好处,在上篇《日日为花需早起》里面已经有所说明。至于为什么选择早上5点和晚上9点呢?据我多次实践证明,5点之前起床显得太早,天都没亮堂,要出门晨练都觉得不合适。而入睡时间我分别尝试过9点、9点半以及10点三个时间节点,事实证明,对我而言晚上9点睡觉的话,隔天早起的状态是最好的。
那如何做到朝5晚9呢?
1、做到早睡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早睡简直不要太容易,基本上属于一沾枕头就能睡着那种,甚至周末没什么事的时候晚上8点就上床睡觉,而且我是一天不喝茶就会死的人,每天都得喝好多茶,有时候睡前也喝上一泡,就这样也丝毫不影响睡眠质量。不过搁以前,我可是“夜猫子”,上学的时候为了赶制电台节目或者辩论赛季准备辩题都能熬上整个通宵,寒暑假则可以连着几天几夜把一部小说看完。所以说,生物钟完全是靠养成的,没有永远的晨型人或晚睡星人。
要做到早睡,那么临睡前得有几个基本动作。
第一步:关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1143/d9782e23ca5ec172.jpg)
不要拿诸如“你是我不关机睡觉的唯一原因”此类鸡汤文来说明睡觉不关机是对恋人、家人甚至是领导的负责,事实上睡觉不关机是一种强迫症,老想着是不是有人惦念我啊,是不是有人需要我啊,其实你根本没那么重要。相反,保持二十四小时开机的随时待命模式往往会造成莫名的焦虑,甚至出现幻听,老以为社交软件在响个不停。不可否认,有的人确实需要保持随叫随到、通讯时刻畅通的工作状态,即使这样也要做到不把手机带上床,你可以把手机音量调小或者调成振动模式,放在距离不远的床头柜上,而不是抱着手机入睡。这样一来避免睡前玩手机而导致的晚睡甚至失眠,也能避免睡前接收太多杂乱的资讯从而影响情绪。
第二步:防噪音耳塞+遮光眼罩。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1143/af9709a968679949.jpg)
我一直认为防噪音耳塞的出现是人类的一大福音。这个世界太吵了,哪里都是人声鼎沸,你说你想静静,那就带上防噪音耳塞呗。当然也没有神奇到什么都听不见,但至少隔离、缓冲了大部分的噪音,过滤了那些恼人的、烦心的声响,再带上遮光眼罩,简直就是掉入巨大的保护仓——静谧、踏实,十足的安全感。如果是有些许神经衰弱的朋友,还可以在鼻翼两侧的闻香穴处涂上舒缓助眠膏,伴着淡淡的香味入睡。
更简单粗暴的方法也不是没有。比如尝试前一天5点准时起床,隔天中午不午休,保准到了晚上8、9点就困得跟什么一样。
2、远离闹钟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1143/34a298625a99157b.jpg)
远离闹钟不是让你不设闹钟,而是要把闹钟放在略远的地方,以手伸不到、一定得起身才能拿到的距离为宜。很多人所认为的早起很难,其实都是自己想象出的难。起床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无论你是5点起还是8点起,都是一下子的功夫,8点起床的那一下子不可能是毫不费力的。远离闹钟就是借助外力来推动“那一下子”,借着起身关闹钟的劲儿就顺势起床了,当然你得告诉自己起了就是起了,可不能关掉闹钟后一转身又倒回床上去了。
都说21天养成习惯,借助外力来实现早睡早起一段时间,形成生物钟后就不需要闹钟了,现在我基本能在闹钟响前一分钟就醒来。
3、没事找事
几乎所有怂恿大家早起的鸡汤文都出现过一句话——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大四准备考研那年,手机闹铃是五月天的《咸鱼》——“也许放弃掉一些活得更轻松,我却不再是我,我不愿一生晒太阳吹风咸鱼也要有梦”。多少斗志昂扬全在这歌词里了,以至于那段时间每天6点去图书馆等着人家开门,直到晚上闭馆后才回宿舍,紧接着写毕业论文写到凌晨1、2点再上床睡觉,就算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黑眼圈大过天也是如此循环。
不过,这种鸡血终究是长久不了的。记得临考前还和小伙伴们吹牛皮,说等考试结束第二天依然会早早去图书馆等开门,占个座儿看一整天电影,刺激刺激那些准备期末考的学弟学妹们。结果,两天的考试结束后就睡了个昏天黑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1143/5370ef48b17cbc9e.jpg)
所以说,心里揣着个念想是必要的,因为这样早起多出的两个小时才能充实。不过,最保险的长久之计就是做好时间管理,保持有事可做的高效状态,否则这多出来的两个小时就会变成默默被消磨、浪费掉的时光。
我的建议是以季度为周期,每三个月制定一个早起功课,为自己定下目标,包括在这三个月里打算将这项技能修炼到什么程度、每天的任务划分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比如这一季度的早起功课是阅读,那么我可以先花两个早起的时间来测试自己的阅读水平,如果一开始我两个小时的阅读量是50页书,那我就按照平均每天阅读80页书的速度来安排这三个月的读书计划,留出可提升的空间给自己以压力。每半个月做个阅读情况小结,如果状态良好,不怎么费力就达到预期目标,那么就调整整个季度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增加每日阅读量;如果原先预期目标不能按时达成,那就要么延长阅读时间,要么想办法提到阅读效率。到季度结束后,能完满完成任务的话就为自己买样心水的东西以示奖励。
当然啦,有人说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不就是睡到自然醒吗?何必这么折腾。的确,一种作息习惯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朝5晚9的生活意味着牺牲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以及相当程度的人际交往。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连手机都离不开了,还怎么要求其减少、甚至放弃娱乐和社交呢?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睡觉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无关对错。可是,不是也有这么一句话吗?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走过那么多霓虹闪烁的深夜,何不再来瞧瞧万物初醒的早晨。没准能遇见更多的丰富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