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运动时听了认知驱动,是继认知觉醒的姐妹篇,可以说是升级版,认知觉醒讲思维的觉醒,认知驱动讲行动的执行。两本都是非常不错的书,在认知驱动里,作者提到了他的写作,以及写作的动机,简单来概括就是价值和利他。
当提到写有价值的文章时,我就在思考,自己都写了这么多年了,写的文章有价值吗。人家写2-3年就能出书,而自己什么都不是,更多的是自我的感动,没有什么意义。当然也不能说一点成长都没有,只能说是太少了,速度缓慢,很少在拉伸区,大多都在舒适区慢慢爬行。
今天在书里听到心态建设一次,自己非常认同,拿自己的实际经验来看,心态建设对于目前的我来说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因为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白天的工作,还有晚上的提升,还兼顾其他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影响是非常大的。
记得有一次情绪状态不好,两三天都不想工作,工作的效率特别低。但是当心态完全调整过来之后,要做的事情和之前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执行起来充满干劲,情绪特别稳定。
所以当察觉这个现象之后,每当状态不好的时候,我就会及时做出调整,虽然不能100%调整过来,因为大脑及时察觉了,可以有效规避不好的情况。情绪有时非常难以控制,同时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像有一些东西,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但会在某一个瞬间突然想明白,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影响。
突然间会想到一个词,叫厚积薄发,也许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像学东西一样,学一点是不清楚,再学一点还是比较模糊,但是当学了好多相关的知识点。学着学着到了某个临界点的时候,就有一种重物的感觉,在那个一瞬间,对要做的事情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我非常喜欢这种感觉,我觉得读书应该也是这种状态,写作应该也是如此,至于写作为什么没有好的进步,我想应该是自己的原因,内心有没有经过深度思考?有没有把内心的想法努力挖掘写出来?先不用考虑文笔的问题,能不能把内心想要表达的说清楚?
我发现并不能,虽然和朋友聊天,朋友说我懂得很多,知识储备量很大,但是说到有一些东西,只是皮毛的表象,并不能给人家说个所以然。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对于稍微有点认知的人来说,就远远不够。
之前很多时候的写作时间都是几分钟,超过半个小时的也不多,大多是随笔而写,没有经过任何打磨,也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就是简单的随想。
每天对于时间都有一点点焦虑,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感慨还没看书呢,时间都快12点了,有时也会埋怨,接待客服耽误自己时间,因为不停的中断,会打扰自己的思路。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会受到影响,虽然这是事实,但并不能充当自己的借口。想要提升,怎么可以找借口。
既然有问题,那肯定是有方法可以解决的,方法总比困难多,既然是碎片化时间,那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做锻炼。比如说碎片化时间看书,碎片化时间写作,碎片化时间写计划,碎片化时间聊天也是可以的,只要朋友那边允许。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刻意练习的机会,就像文中提到的成功日记,可以把它当成是提升自己的一个机会,多向正向的方向去思考。
当进行一些有一定深度的思考,自己的心态也会得到一定的纠正,焦虑的心也会慢慢变得平静,有些事情干着急也没有用,你着急焦虑,他一样在那里,还不如静下心来接受现实,想办法并行动起来,只有当行动起来,把焦虑转化为执行力。
当你做出一点点成绩,自信心也会慢慢增强,慢慢你所想的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去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