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 也是在雨中度过了,似乎只有下雨,才是清明。
图片来自百度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他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这就是清明节的由来。
既然有雨才是清明,那我就走出家门,踏青去!
出门的第一眼就发现小区的池塘上,布满了一张张皱纹,他们聚集在一起快活的做伴嬉戏。
清明的“洗礼雨”接着,发现了一种“生病”的树,它的树叶上长满了小豆豆,乍看下去像病人身上长了脓包。用手机一查才发现,这,竟然是一种相对正常的树――纹母树!
纹母树哟,橘树的花骨朵儿也正装点着自己,即将怒放。而吃橘子似乎还是昨天的事!
橘树瞧,绣线菊也露出了笑脸,那千万朵白色的小花聚在一起,正在开会呢。多么可爱的花朵呀。
绣线菊紧接着走来的,是琼花。她是绣线菊的姐妹,正围着桌子商议事情呢。
琼花呵,樱花也在下雨呢。井盖上草丛里布满了樱花的花瓣,多亏了雨水的功劳,我们才能踩上这么柔软的地毯呢。
樱花雨额……猜猜这是树还是花?真没想到樱花雨落到树上了,说不定你上网去查这还是一株花呢……
猜猜这是树还是花关于清明节的诗可多了,不信,我这就带你去看一看。
多么可爱的诗人呀,“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流莺原来也会好强,看到最美的景色心里也会偷着乐呢。从这种事可以明白,清明节踏青的习俗自古就有,游子寻春半出城,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哇。“日暮笙歌收拾去”,呵呵,古人也真会玩哦,直到日暮十分才收拾行李回家去,估计心里还有一点不舍呢。
苏堤清明即事田野里,梯田上的大麦和小麦绵绵起伏,和青山连接在一起,田野里,麦苗还没有插上,杏花开了,把整个村子装点的繁花似锦。人们唱着歌,打着鼓,欢欢乐乐的过清明――估计那时候还不会扫墓,才会让我快乐的过清明。我想乡下的田野是那么美丽,才会引得很多人都去踏青吧。
四时田园杂兴清明的景色,是迷人的;清明的诗歌,是美丽的;而那些诗人,则更让我着迷了。我相信,清明节气也许对现在的我们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扫墓、踏青的习俗,早已经融入进我们的生活,流进我们的血液当中了。也许,这就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吧。清明,那场断魂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