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很少在家长群里发信息,之前发过一次“恐吓信息”,提醒孩子做作业,年前我要线上抽检,结果我一忙,忘了。
年后初一发了一次新年寄语,用简书编辑的,生成图片进行分享。结果闹了个乌龙——我在238班的群里,发了“给230班孩子的新年寄语”。“230”是我两年以前带的班,238是现在带的班,大概是这几天经常有之前的学生发信息给我,我的潜意识以为我带的是230班。
图片发出去很久了,有个家长回复“谢谢佘老师!祝老师新年快乐,祝238的同学们中考大捷!”我这才意识到我写错班级了,这个家长委婉地提醒着我。
除了这个家长群,我和另一个班班主任为了实现消息互通,均打入了对方的班级群内部。我发现,他们班家长比我们班家长回复消息的人数总是要多。
他们班学生也更活泼,爱闹腾的人多。仔细看一下回复消息的家长,竟然就是那些学生的父母。
原来这习惯也是会遗传的。
这个年头,不爱说话不是一件好事,反倒是那些愿意说、敢于说的人在社会上站得更稳。除了我建议不要回复的信息,其余时候我都会看看是哪些家长在回复消息。的确,就是那些人,那些愿意表现自己的孩子。
这样,我就忍不住回想一下自己在幼儿园家长群里的表现。似乎,我也不算特别主动的人,有时候选择了跟风复制消息,但是对于有探讨价值的消息,我还是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是能主动表达自己的人,以后,我也要给他树立更好的榜样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