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记忆宫殿
很多人了解了身体定桩和数字定桩以后都会有个疑问:身体桩和数字桩数量都是有限的,那如果要记忆的信息量庞大,该如何应对呢?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记住大量信息呢?答案显然是有的,那就是“地点定桩法”,也叫记忆宫殿。
地点定桩法并不是现代记忆大师发明的方法,其实它的历史相当悠久。古罗马时就已经有人开始使用它,那时元老院的长老们为了演说和辩论需要引经据典,记住大量数据,而那时没有纸笔,不方便记录。他们是怎样记忆的呢?罗马人注意到自己家里的物品摆设、家具还有许多器皿一般是固定的,如果以它们为媒介,把需要记忆的内容与每样物品进行关联,那么只要想起对应的物件不就可以想起记忆的内容了吗?这样就解决了“按顺序记”的难题,因此这种方法在当时被称为“古罗马室法”!
所以,找地点一般从我们身边熟悉的环境开始找起,比如自己的家里、单位、学校、附近的公园等等。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储存几组地点也是很有好处的,它们会变成你脑袋里的记忆工具,相当于武林高手的神兵利器。
找地点也是有讲究的,这里介绍一下找地点的黄金法则:
1.熟悉
可以从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地方开始,比如自己家、亲戚朋友家、学校、公园等。要储备大量地点时也可以去陌生地方找,一般在脑海中过两三遍就能够记下来。实在不行,拍下来回去多复习几遍,也能熟悉起来。
2.顺序
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来找,找的地点桩最好能够连成一条不会交叉的线。而且,这条线最好是曲线,错落起伏。若是一条直线,记忆起来很费劲。
3.特征
找的地点桩要有其突出的特征。相同的两把椅子最好不要都做地点桩,要做地点桩也要区分开来,比如某一把以靠背做地点桩,另一把以椅子腿做地点桩。也可以想象着增加一些东西来区别,比如某一张椅子上面加一个厚厚的坐垫。
4.适中
地点桩要大小适中——太小了看不见,太大了看不全。我一般选择的是开水瓶那么大的桩。两个地点间的距离也要适中——太远了,从一个跨到另一个要费时间;太近了,会使上面的东西易于混淆。我一般选择距离在半米到一米之间的桩。如果两个地点桩相距太远,可以在中间虚拟出一个物品作为地点桩。
5.固定
找的地点桩不能是经常移动的,比如一只小狗。特别是在家里找地点桩,如果地点桩变动了,记忆起来容易混淆。
6.数量
一般一个区域内我建议找整数个地点桩,比如10个、20个、30个。要是在自己家找了30个地点桩,可以考虑一个房间(卫生间也可以)里找10个地点桩,三个房间就是30个。
使用这种方法,只要注意以上六个原则就好了,还有更多细节可以自己去参悟。下面借用我在互联网上找到的一张图片,来说明如何选取地点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1463/2664daec831dde9e.jpg)
在上面这张图上,我们按照顺序找10个地点桩。分别是:
①小木马;②向日葵;③台灯;④镜子;⑤抱枕;⑥国际象棋;⑦书架;⑧吉他;⑨白沙发;⑩茶几。
现在我们闭着眼睛回忆一下,这些地点桩可以想起来吗?记好这些地点桩后,我们需要记忆大量信息时,就可以把所要记忆的信息和这些地点桩联系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