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参观黄氏书室,由其“孔子像堂”的两面壁上的相关介绍誊录而成,意在了解学习备存。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6f2c5f08aafb40b8.png)
4.叶春及
叶春及(1532-1595),字化甫,号網斋,明代归善县(今惠州市惠城区)人。嘉庆三十一年(1552)举人,隆庆初授福清县教谕,未赴任即上书《端治本》《纠官邪》《安民生》等25篇论及时政的奏疏。在福清教导百姓以孝悌、忠信为先。不久,升迁惠安县令。任三年,“民爱之如慈父”,并以歌赞之:“叶君为政,惟饮吾水,设施不烦,五风十雨”。因此得罪权贵,于是托病辞归。刚好又命擢升宾州守,惠安百姓乞望他留下,而妒忌者藏匿他的任命书,使他不能赴任。于是他“挂冠归”,受到弹劾,削籍为民。
回乡后归隐罗浮山,筑“逃庵”以居,读书谈道,著述不辍。万历十九年(1591),受起为兴国知州(今湖北阳新县),未赴,擢郧阳府(今湖北郧县)同知。一年后,入为户部员外郎,随转江西司郎中,榷崇文门税,明察秋毫,发现中贵人作弊,拟上书《拟请核九边屯田具》,疏未上,竟以劳瘁卒。
叶春及一生修志甚多,有《肇庆志》《顺德志》《惠安志》,并为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尤为出名。
5.韩日缵
韩日缵(1578-1636),字绪仲,号若海。明代博罗县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知识渊博,见识深邃,曾任经筵讲、侍读学士、两朝实录副总裁等职,官至礼部尚书。对朝政亦提出许多精当见解和建议,得到崇祯皇帝的赏识。明朝后期,宦官把持朝政,朝纲拜乱,官员人人自危,而时至礼部尚书的朝日缵澹然独立,以国家社稷为重,不与之同流合污。在充当经筵讲官时,韩日缵分析详明、讲解清晰,甚为嘉宗所赏识。
他生平孝友敦笃,曾置义田三百顷赡养族人,择地建义塾以教族人子弟等。著《询尧录》,修博罗县志,崇祯九年(1636)卒于任所,终年58岁。赠为太子太保,遣官护送灵柩回乡,赐条葬,谥文恪。
6.张萱
张萱(1557-1641),字孟奇,号九岳,别号西园。明代博罗县(今惠州市)人。万历十年(1582)举人。肄业国子监,得大司成赵志皋推荐,任诸生都讲。后转任北户部主事,擢贵州平越知府。筑园榕溪之西,人称“西园公”。屡次参加会试未及弟,考中内阁制敕房中书舍人,纂修国史,并为皇帝讲授经史制度。因有机会阅读皇室秘阁藏书,编著《秘阁藏书目录》四卷。
张萱喜欢读书,家藏万卷。对所藏之书点校,凡天地、阴阳、兵农、礼乐,全都渊博贯通。工真、草、篆、隶,画笔颇饶别趣。尝游吴中,与王士贞、王稚登、董其昌、刑侗、米万钟等名士交往,精鉴赏富收藏,藏有王蒙、倪瓒、钱叔宝、唐寅等名人书画。
著作甚多,曾纂修国史,著《秘阁藏书目录》四卷。有《汇雅前后编》《汇史》《苏文忠寓惠录》《西园全集》等;又校勘《汇经》《唐摭言》《三朝政要》《北雅》《古文奇字》《西园类林》《西林类说》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