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三十岁开始,他写日记写了一辈子,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精神偶像

从三十岁开始,他写日记写了一辈子,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精神偶像

作者: 青苹果叶 | 来源:发表于2023-10-08 08:16 被阅读0次

    有一个人,在自己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写日记,写自己今天看了什么文件,处理了什么事务,吃了什么,睡了多久……以自省言行有什么不得体。他用一生来践行,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

    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奉他为精神偶像。而他之所以能取得很高的成就,并为后世敬仰,是因为他懂得反思。在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上,他通过反思,实现飞跃成长。

    他就是曾国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重要的人生节点上,他是如何反思的?

    01

    曾玉屏浪子回头后,从35岁开始认真种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将中农家庭升至小地主。有了钱,他就想成为官宦之家。在那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其长子曾麟书从小开始科考,结果考到四十多岁还没中。而他不会放弃自己决定的事,所以把孙子曾国藩也送去参加科考。然后科考路上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曾国藩父子。

    曾国藩呢,考试六次也不中,而且还在第六次被考官说文章文理欠通,还全省通报。这让他非常难过,但更打击人的是,这次父亲却中了秀才,家里非常高兴,正在给父亲办宴席。

    他无心参与外面的热闹,坐在书房反思自己为什么考试失败。他跟他爷爷一样,决定的事就绝不放弃。他总结失败的经验,第一是自己太笨了。有多笨呢?

    传说有个小偷躲进他家想等到大家都睡了就下来偷东西,结果曾国藩正背《岳阳楼记》,但是死活背不下来。小偷在房梁上睡了两觉,结果醒来发现他还在背。小偷听来听去都会了,忍无可忍,直接跳下来大骂曾国藩,就你这笨样,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说完就从头背到尾,摔门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曾国藩。

    当然,这是传说,但也说明曾国藩确实笨。另外,这也有他父亲的方法有关,父亲叫他死记硬背,一本书不读完,不读下一本,他照做的。还有就是曾家的基因一般,往上五百年都没有一个读书人。

    既然看到了自己很笨,那怎么解决问题呢?当然是针对性解决问题,例如被说文理欠通,那就对比历年的模范试卷和自己的看差在哪里?自己的文章重视局部,没有大格局,整体气势弱。所以,后面整整一年,他就在这上面下功夫。

    通过这次反思,第七次科举考试,他就中了秀才。往后的考试,也犹如神助,都挺顺利,甚至在28虚岁中了进士时,他都比中进士的平均年龄年轻十岁。中进士后,曾国藩又通过了翰林选拔考试,进入翰林。这是离天子最近的地方,升官也特别快。

    第一次反思,他就得到了自己仕途绝佳的起点,为未来成为最高官打下基础。

    02

    第二次反思,曾国藩用在写日记上。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做圣人。

    从湖南到北京做官后,他在翰林院见到了很多读书人,这些人跟他不同,他们博古通今,修养好,有学者风范,而他自己是个土包子,除了考试的教材都没看过什么书,跟人说话都没啥见识,穿着也土,他感觉非常自卑。

    不过,在翰林院,他读了很多书,不仅知道了自己很鄙俗,还知道了大学者和大儒这些人可以通过努力和踏实用功达到。例如他看王阳明的《传习录》,王阳明问老师什么最重要?老师说读书做官。而他不认同,他说做圣贤才最重要。后来进士考试两次落榜,他又说世人都以落榜为耻,而我以落榜不能保持平常心为耻。

    然后,在三十岁之际,他决定做个圣人,要改掉自己浮躁、坐不住;为人傲慢,修养不好;虚伪和好色的缺点。而做圣人的基础就是写日记,写日记的目的是自省。也就是反思每天的言行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然后一点点改。对于日记中的要求,一定要做到。他在日记中给自己列了十二条军规,例如早起,每天学习,静坐,谨慎说话等等。

    要知道改掉缺点是很难的,而且圣人是达到完美的状态,就是能知道事物的运行规律,看透事物本质。这样对外可以治国平天下,对内可以修身,个人达到不朽。

    为了达到圣人的标准,他每天都跟人性作斗争。例如有一天,他决定上午去拜寿,中午吃了饭就回家学习。但吃完饭,朋友叫他去家里玩,他不好意思拒绝就去了。下了两盘棋就不想走了,因为棋瘾犯了,但心里有惦记要回家学习。最后,他还是回家了。这种内心作斗争的情形时常发生,日记中的记载很多。

    他的决心非常大,写日记就写到了去世前一天,用一生在践行圣人,也反思了一生。最后,他浮躁、坐不住等毛病几乎都改了,他沉稳、待人接物非常周到、为人真诚……可以说是脱胎换骨。

    这一次反思,让他立志成为圣人,同时用一生践行,最终成为圣人,为后世所敬仰。同时,也成为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精神偶像。

    03

    提起曾国藩,自然就离不开他创建的湘军。所以,第三次反思,他用在了创建湘军上。本来他因为有心报国无门而心灰意冷回家守孝去了,但后来太平天国运动,皇帝害怕就叫曾国藩这些在家的官员兴办团练,就是训练小型地方武装力量。

    小型地方武装力量的主要作用是剿匪,然后他们只从当地招募人,保护当地安全,不能跨省行动。但曾国藩在太平军起义前六年就看到了天下将乱,而且他读圣贤书有远大的抱负,要救国救民,所以他想创建一支军队为自己所用。

    为什么要创建,而不是动用清朝军队呢?因为清朝军队不能用,几乎没有战斗力。清朝军队的问题根源是工资低,例如普通士兵的月工资换成今天的钱是400块,用400块养家,确实不够用,因为那时的女子不工作,没有收入。

    因此,军人们都有第二职业,或者说,军人才是他们的第二职业。他们可能是理发匠、仆人等身份,需要到军队报到时就去,其他时间都在忙活自己的生计。然后,军官也是这样。军官的买卖更大,例如将战船租给商人运货,而收到的钱自己是进了口袋。最重要的是,他们走私护私,知法犯法。

    所以,曾国藩就决定自己创建军队,针对清朝军队的问题,他规避了一些已有的风险。第一,高薪聘请军人和军官,军人工资比国家队的高三倍,比农民也高三倍多;军官工资比国家队高三到六倍。高薪让军人们安心训练,不想其他事。第二,招人,军官和军人都不要国家队出来的。军官找读书人,因为读书人有信仰,且有统一的理想——儒学,有信仰就有强大的爆发力。军人要找山农,他们朴实无华,吃苦耐劳,干活卖力。第三重视政治教育,曾国藩亲自定期去给大家“训话”,教导大家军民是一家,不要欺负百姓。

    从救国救民出发,通过反思清朝军队的问题,造就了战斗力超群的湘军,为日后平定太平天国,立功升官奠定了基础。

    04

    前面提到了读书,完善自我和创建湘军,除了这些,你还能想到曾国藩的什么功绩?清末的洋务运动。这是曾国藩积极推动的。

    虽然曾国藩一直在对抗太平军,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让他改观了对洋人的看法。以前,他认为洋人没什么厉害,是我们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没有将领,以及没动用骑兵。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满清最引以为傲的骑兵在洋人面前不堪一击,败得非常彻底。看到战败后签订的条约,他发现自己错了。

    于是,他积极研究有洋人有关的一切,例如购买西式武器,不仅购买,还要研究其背后的秘密,掌握西方可和技术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与对方平起平坐,甚至是战胜对方。要不,目前两者的差距太大了。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西式工厂是在曾国藩的推动下建立的,他积极鼓励各省创办西式工业。除此之外,他说要诚信外交。

    当时的清王朝大多数人都想着,只要有机会那就否认签订的条约,这样对方也拿自己没办法。殊不知,这样想是完全没看清形势,自己根本没有力量与对方对抗。所以,才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

    把洋人当人,对洋人诚信,还有在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上拼死抗争,一些小事可以放松,例如洋人要不要进城住。后来,李鸿章向曾国藩请教如何外交时,曾国藩送了一个诚字给对方。

    这一次反思,创办西式工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在以上几次大的节点上,曾国藩通过反思,实现飞跃成长,并都得到不错的结果。而后,这些结果不断碰撞和发酵,最终成就了曾国藩。待他死后,被追为太傅,谥号“文正”,这是清朝官员的最高待遇。反思,是他实现飞跃成长的关键。

    我是青苹果,叶,喜欢读书写作,如果你也喜欢写作,欢迎互相学习交流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三十岁开始,他写日记写了一辈子,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精神偶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tv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