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关注我的朋友,加了我的微信或者QQ,但是他们一定会发现,我很少回复。这个是缺点,得改。
但是我也觉得冤,因为回不回复的权利在于我。我为什么做不到即使回复呢?
对于我的上司、老板,家人、核心朋友,我肯定看到后第一时间回复。可是除此之外的所有微信信息、QQ信息,我会在当天拿出一段时间集中回复。当然,如果给我打电话,我肯定立马接。
但是,回复的时候,我也不是所有人都回,我要看别人问的什么问题。如果只是一些闲聊,那就对不住了。我不舍得把时间用在上面。
如果在工作、还有自己做的“一天定投”完成后还有时间,我宁愿坐在沙发上发发呆,也不想拿着手机挨着回复。
哪怕发呆我也不是啥都不想的,我完全可以把一天都捋一遍,从早到晚,我干了啥,有没有推进一步,哪些需要改进。
所以,尊重别人的第一要素就是尊重别人的时间。如果你的问题给双方带不了价值,那就意味着是降低价值。
你可能疑问了,咋对时间这么斤斤计较呢,强烈鄙视。
鄙视就鄙视吧,其实,我只是想把时间用于给人生增添真正价值的事情上。
去年,王首富的每日工作日程表曾火过一段时间。如果看过《五十度灰》,里面霸道总裁的时间安排也是很细化的。对于他们来说,可能连做爱都要放到日程中的。哪能想起哪出是哪出?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总结了时间的几个要素:
租不到,借不到,买不到,更不能以其他手段来获得。
时间的供给上,丝毫没有弹性。你不能因为你是国王、是首富就多一秒,也不能因为你是中产、是农民,就少一秒。每天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而且,你这个小时在写报告,那你就不能去逛淘宝,这就是时间的独占性,当你和别人聊天时,别人就没法干别的了。
时间稍纵即逝,无法贮存。就是你不能攒着,比如今天攒一小时明天用,那不行,时间只在当下才有效,过期作废。
完全没有替代品,这个很明显不多说了。
而且,时间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你看,时间难道不值得珍惜吗?别人的时间人家能不珍惜吗?
我们在时间利用上还会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我们对时间的利用很合理,基本没有浪费。
至于有没有浪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记录。
柳比歇夫有本书《奇特的一生》,他就是把每天的时间都记录下来,吃饭、写作、睡觉、科研等等,每年还有有汇总。
我们如果把每天的时间记录下来,就会发现自己为啥一年后一事无成了。要么在刷朋友圈,要么在玩游戏,反正总有方法能把时间耗完。
如果你能抽身出来站在你身后盯自己一天,一星期,一个月,你就会发现前面的这个家伙果然是一个时间的败家子啊。
(完)
版权声明
欢迎转载,无需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