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子的许多行为是受到父亲的影响的。在儿子幼年时,爸爸——这一在家中块头最大的生物——在儿子心中的形象无比高大。
2
爸爸是一个粗线条的人,儿子上学生活起居也很少过问,都是由母亲来打理。尽管如此,在儿子年幼的小心脏中,对待父母的那个天秤依然没有倾向于任何一头。他爱操劳费心的母亲,也敬畏润物细无声的父亲。
那是在儿子上小学时,贵如油的春雨稀稀拉拉得飘洒下来,80年代初出生的儿子,父母都忙着上班,无暇顾及自己。凝视着窗外的细雨,儿子小小的心在思考放学后是等到雨发慈悲停下再回家,还是冲进雨里。终于,放学的时间到了,儿子已经做好了成为落汤鸡的打算,正在这时,儿子小小的瞳孔里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校门口,“爸爸!”边叫边向父亲奔去。尽管是一件芝麻大的事,却深深的烙印在儿子的心底,逢人边炫耀。
3
母亲对儿子成长呕心沥血,同样,父爱也不能缺席。男孩儿的特殊生理结构决定了男孩儿比同龄的女孩儿心智成熟的更晚。因此父亲更应该对儿子的生活起居给予关心。这种关心不是表面上和孩子在一起却干自己的事情,重要的是要陪同孩子玩耍陪伴孩子——而非把孩子交给电视电脑——让孩子感觉到你爱的是他这个人。
时代不同,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如果真的太忙做不到时时陪伴,那么就在能陪伴的时候,撇开工作和电子产品,用心去爱护孩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