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与数据奋斗的财务会计,能成为家庭里的理财高手吗?《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教给财务人员,如何将财务思维转换为理财能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事实上,企业管理领域的很多经验,早已在个人成长领域大量应用,比如,用企业的战略思维做个人的人生规划,将项目管理模型,用在个人时间管理。同样地,会计语言是全世界通用的财务语言,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同样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具体有哪些妙招?且听作者山田和小山娓娓道来。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核心报表,解读企业报表,是了解企业的第一步。同样,理财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完全可以借鉴这两张表来梳理。当然,你的报表不需要那么多项目,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需要再做调整。
关于记账,虽然有很多软件支持随手记,但要一笔一笔去记真是很繁琐的。我以前从来做到每笔都记的,现在是彻底只记大账,每月末调整余额。记账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有三点,知道钱花去哪了;随时知道还剩多少钱;培养消费观念。在《如何有效管理没一分钱》中,作者的建议是,记资产负债表的余额,用余额减之前金额,就得到了发生额。那你可能会问,怎么知道钱话哪了?作者推荐方法的是针对票据进行管理,所以发生的支付凭据,收集到一起,简单归为两类:必要和不必要 ,显然不必要的就属于浪费清单。
会计准则里关于计价的定义总有很通用的一条:能可靠计量。企业最后所有业务都要反应到财务凭证,以金额和借贷的方式。这个金额一定是绝对值,买一块钱/每件 和卖十万/每件,最后都是以金额的绝对值来体现。所以,作者在这本书提醒我们,不要被一些营销手段欺骗,一件100的衣服五折和一件10000的衣服九折,节省下来的钱相差太远太远,可得小心了。
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投资回报率。再细里说其实是要考量,每一笔支出都是要能企业带来价值的,比如,广告费的投入要带来销量的增长;研发支出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家庭的日常支出,也应该考虑投资回报率,也就是每一笔支出应该是真正需要的。作者在书中重点分析了"一顿晚餐的钱"、"非日常支出"两点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却正是它们让我们的支出变得不可控。所以不防用财务管理思维,严格进行预算控制,让每一笔投入都带来丰厚的回报。
作者也解剖了"机会成本"对个人理财的影响,这在财务投资领域也是会注意的指标。假设你有三十万,你全用来买了车,那车的成本就是30万吗?不是,抛开车的养护成本,这30万购买没有任何风险的理财产品也有5%的收益率,那么,这收益就是机会成本,所以买车的成本就应该是30万+保守收益。当我们花掉一分钱,实际上花掉的还有它能带来的收益,有了这个概念,是不是会更谨慎?这一点可以延伸来看现在异常火爆的微课,也不贵,一次一两百就够了,也不觉得有太大压力,于是,就忍不住去都想学。事实上,衡量应不应该买,不能是课程便不便宜,而应该是学习后这个课程能为你带来收入的增长。当然这个评估可以适当地放长周期。
关于家庭的资产配置,如果从企业角度看,就是资产结构,最需要考虑风险。高杠杆能放大利润,但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对企业如此,对家庭同样如此。根据收入和结余情况,考虑家庭风险承认能力,然后进行资产配置,在高风险与低风险投资间取得平衡。多数时候我们都抱有低风险高收益的美梦,但事实是这不可能。你能做的就是了解、再了解、深入地了解,你买入的东西,将风险降低,买股票如此,投资公司亦是如此。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没有什么的价值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财务核算才有公允价值、和折现值的概念,对个人资产,同样有必要考虑最新的市场价值,而且是可以折现的价值。
我也一直想把学习到的财务知道应用到理财中,但貌似之前除了会做个人资产负债表和看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再没别的好想法了,本书的作者从更丰富的角度讲财务与理财串联起来,很有意思。唯一的缺点是,这书在日本出版的时间可能比较早了,现在看,有些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