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猫猫课复盘第三课

猫猫课复盘第三课

作者: 舒美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9-10 23:40 被阅读0次

    人物形象与对话

    先对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位,明确的定位不一定是交代出他的身高体重或是外貌长相,更重要的是要突显出人物的特性。

    小说里会有突出的人物,这个人物要有鲜明的个性或是有辩识度的表达,才能够在小说中担任主要的角色。他不需要像英雄那样拯救世界,也不需要非得在小说中有所作为。但是既然小说的主题是人,我们就必须要在他身上写出亮点。

    如果想要突显人物的完整性,我们就从他说话的语气声调还有他的习惯动作去体现,尽量避免把他的外表巨细靡遗都写出来。在对话之后的描写中也许会需要用到一些人物的动作或手势,比较简单的方式除了身边的人之外,也可以随机把让你印象深刻的路人照下来。

    想不到用什么去做描写的时候,就翻这些我们搜集到的素材去看去连想,去描写他的服装风格,或是他身上特有的标志或胎记。

    对话方面除了前面说的,一个角色套用一种对话思维和习惯之外,和环境一样多余的东西不要有,适时的刻画人物是一种画面感的加强,但太多的话就会是阅读上的负担。

    不靠作者来解释,靠对话来呈现,就是最标准的对话推进情节的方法,一段对话带出一件事情,让每一件事都从对话当中去展开,去解决,而不是作者用旁白的方式去把事件解释出来。


    ✖我感觉桌子很冰凉。
    (√)当我的手一触到这张桌子,一股冰凉随即从指尖传到了头顶。

    因为这是第一人称视角,所以我们可以很自由去描写一件物品或是事情它给我们带来什么冲击,让读者自然去感受去想象,而不是直接说出来我感受到了什么。

    这和环境的描写其实是差不多的意思,与其去下一个总结,不如去做描写,将句子和画面写活。


    我看到一对情侣在路边吵架,女生最后抬头望着天空,咬着嘴唇不再回应男生对她的指责,随着她抽动的肩膀掉下来的,是她囤积在眼眶许久的泪水。

    比较恰当是第三种写法,只写事,不写感受,因为我是事件的旁观者,我只能告诉读者事情进展的过程是这样的,我眼前的画面是这样,让读者去凭着我看到的画面,想象女生此刻的心情是如何,我们不要代替角色去说话,也不要代替读者去想象。因为这篇小说是角色的,是读者的,当我们写完它的时候,其实它就已经不是我们的了。

    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是掌境视角。

    如果说第一人称重视的是临场感,那第三人称重视的就是悬念和留白的运用。在餐厅当中一个男人跟着一个女人去了洗手间,那去洗手间之后会做什么事情就可以靠作者去决定要不要写出来,写出来就是了就是个过程,没写出来,就是个悬念,而开头写了进洗手间,后来切换到其它桌的客人,结尾再讲出俩人在洗手间里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个伏笔。自由切换画面和结构,是第三人称叙述中很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这边,而不要一直想着要解释每一个人物的感受还有想法。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也是一个限知视角,介于第一和第三人称之间,但他不会有第一人称直接的感受,也不会有第三人称的全知性。

    第二人称有两种叙述手法,第一种是由我在“你”所发生的事情中所产生了共情,也可以叫做移情。就是视角其实是有一个我的,这个我和你必须是很亲近,而且有连带关系的人,事件是发生在你的身上,而我因为离你很近,所以能够体会到你的感受,然后用我看着你的视角替你表达出来。

    第一人称:当我触碰到高宇因长久锻炼而青筋突起的手背时,整个人像触电一般不由地颤抖。(可代入主观感受,感官为主,感想为辅)
    第二人称:当你的手碰到高宇的那一刻开始,你对他的一切就再也没有了抵抗的能力。(以旁观者的角度却能与主角有着类似的共鸣,但无法有感官上的知觉)
    第三人称:当她的手一碰到高宇时,原本黯淡的眼神突然有了光彩,尖锐高亢的嗓音也瞬间变得轻柔温和。(只形容镜头所看到的行为,用行为去描写,不介入角色感受)

    如果我们想要表达自身的经历和立场,使用第一人称,用视野中的画面代替内心所想,注意五感的描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猫猫课复盘第三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cj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