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到处存在不平:有海洋也有陆地,有高山也有平原,有富有也有贫穷,有人性也有兽性,......。不过分布的状况不一罢了。就像昨天,群里一个消息:本地阜余街发生一起凶杀案,两口吵架,竟然将大女儿(7岁)、小儿子(4岁)从二楼扔下,最终导致女儿(头朝地)死亡、儿子右腿(腿先着地)折断。我们上班族还以为生活就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怎样保证人性的底线,使这种“兽性”的事件不再发生?
就像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一富国,GDP全球第一,目前人均年收入五万美元,但也有贫困区。我们看看美国的贫民生活。
一
密尔沃基市(以下简称密市)位于美国北部威斯康辛州,坐落在五大湖边上,距离芝加哥200公里。是美国最穷的十个城市之一。人口大约60万人,其中大约22万人,每月收入在2000美元以下。这里有很多贫民区,月收入在1000美元以下。
在贫民区买房出租现金回报率很高,但这要看你抓住机会。比如2007年次贷危机,很多人供不起房,低价出售。在密市买一套两居室只要八九千美元,对外出租,一个月的租金就有500多美元,一年下来就是6000多美元。投资一套房子,不到两年就回本了。当然,我们这里主要谈租房的穷人。
有时我会想,租金为什么会定在500多美元?大概跟联邦政府救济金每月628美元有关。
阿琳是一个美国70后,黑人单身妈妈,做过酒店服务。后来因为男友抛弃、母亲去世,变得意志消沉,于是辞去工作,带着两个孩子靠领救济金生活。在贫民区租了一套房,月租550美元,占收入的88%。
扣掉房租只剩78美元,所以生活标准也降到最低,即便能从食物救济站领一些免费的食物,她和两个孩子还是会经常吃不饱。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对生活都是致命伤。
一次她的一位更穷的好姐妹去世,她承担了一部分葬礼费用;又因搬家,错过了与社工见面机会,被扣掉了半个月补助,她就欠了房租870美元。房主一看租金很难收回,就告到法院;法官同意,月底就被强行搬走。美国法院有专门的治安官与相应的搬家公司。
阿琳从18岁到38岁,几乎每年搬一次家。有房东涨价、法院执行、危房拆迁等种种原因。在18岁时,她曾经申请到一个公共住房,月租200美元,可惜被她草率放弃了。再申请就很难了。
后来阿琳就搬到流浪人员收留所,一个大厅120张床。所以像阿琳这一类人,因其生活简历,翻身很难。总结美国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救济金涨幅停滞、房租不断上涨、政府廉租房数量不足等等。
二
在这收容所的45岁白人汤尼,以前是个疗养院护理师,主要负责把行动不便的人抬上抬下,年收入8万美元。后因腰椎劳累,开始吃一些止痛药,后来发展成偷偷使用病人麻醉剂,被疗养院发现开除。从此自暴自弃,开始吸毒,变卖了所有家产。
一开始他跟别人合租了一个拖车(底层白人常住拖车屋)房,月租500美元;但因为交不起房租,很快就被扫地出门,搬到了收容所。
美国的穷人生活-底线思考汤尼在收容所一年了,但最近他意外申请到了一个长租公寓,他的生活因此开始触底反弹。他是怎么申请到的呢?在他住进了收容所后,他在这里给自己谋了一个“住房经理”的差事,负责清洁房间,帮扶老人。
工作一年后,收容所帮助他申请到了一个长租公寓,市面租金775美元,而汤尼只需要支付141美元。这套小公寓不仅便宜,而且好得难以置信,干净卫生,家具齐全。
汤尼再也不用为房子发愁了,他开始憧憬未来。他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贴到了冰箱上,内容包括“重返护理界,要赚很多钱,生活尽量省,开账户存钱”。
这篇文章的数据内容来自美国社会学家马修的《扫地出门》,我主要想看看美国对公民的最低层社会保障主要有哪些?这本书里起码提到:政府救济金、食物救济站、流浪人员收留所、公共住房、长租公寓等等。
我的一个高中女同学,很有才华,肯学也有毅力。在家带孩子时,每天一篇文字不间断。可惜老公是个流浪工,家庭收入不稳。每当入不敷出时,她就不得不面临打工养家。
确实安居才能乐业,人类生活会有一个底线。因为生存、生活有了保障,人无后顾之忧,人类的大脑才会不断思考、不断进化,人类才能不断进步。有时我会想国家扶贫、灭贫的最终目的,大致在此吧。
当然,万事万物的成长都会有种种“底线”,过了这种“底线”,我们才能谈下一步。
---文字参考:马修·德斯蒙德《扫地出门》
180918
网友评论